移栽:适时早栽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一环。黄淮烟区的移栽期应在清明至谷雨前栽完。栽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1200—1300株。采用地膜覆盖栽烟,不仅可以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且能提高烟株抗旱防涝性能,并可以防止烟叶黑暴。移栽前若下透雨,可在雨后及时盖膜,保墒提温。若无雨,要在栽烟时带足底水,栽烟后将地膜盖严(若在清明前后栽烟,因气温较低,可先盖膜后露苗,等气温稳定时再划开地膜,掏出烟苗并在根部封口压膜以防失水)。
5、大田管理:烤烟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质矛盾。一般是产量越高,品质越差,但也不是产量越低,品质越好。因此,管理上要在稳定产量,保证质量
我国烟叶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我国烟叶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也采取了限产对策,提出了标准产量和最适产量的概念。如1980年提出,作为主料用的第三黄色种,全国的最适产量为2451 kg/h时,第二黄色种为2 610 kg/hm2,作为填充料用的第二黄色种为2 799 kg/hm2;而且因地域、生态条件、生产管理水平 不同,允许最适产量有差异。由此可见,烟叶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早已受到各烟草生产国的重视,并通过对高产的限制,确保了各自的烟叶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