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使用功能、说明介绍
肋木
长*高:1414*2528(mm)
功能:锻炼全身肌肉和灵活性。
方法:1、悬垂直脚举腿;2、悬垂屈腿触胸;3、依肋木倒立;4、悬垂车轮跑(6次)以上;悬垂侧摆腿(6次以上);6、扶肋木后倒下桥;7、扶肋木侧摆腿;8、扶肋木前后摆腿(10次以上);扶肋木分腿转达髋跳(10次以上);10、攀越肋木架。
注意事项:1、初次练习者请在他人辅助下完成以上动作;2、限用人数:2人。
天梯
长*宽*高:4160*2100*2680(MM)
功能:增强上肢耐力和灵活性。
方法:1、屈臂悬垂:双手握杠,向上至肘成直角悬垂;2、以手代步:双手握杠交替前进。
注意事项:1、锻炼者在运动过程中不要跳下;2、使用者体重不超过100KG/人;3、限用人数:2人。
摸高器
长*守则*高:500*280*3140(MM)
功能:练习纵跳能力,协调活动全身。
方法:原地站立单手尽力上举,测量指尖高度;然后屈膝用力向上跳起,用指尖触摸高度尺,后者高度减去前者高度即为个人成绩。
注意事项:练习时不要助跑,以免碰伤身体。
吊桩
长*宽*高:3365*1024*2665(MM)
功能:锻炼全身灵敏性和协调性。
方法:手抓吊索,脚踩踏桩从吊桥一端走到另一端。
注意事项:1、适用于10岁以上人员使用;2、使用者体重不超过100KG/人;3、可两人连续走桩,但间距保持在3个以上;吊桩左右摆动方向500MM以内禁止站人;5、每桩限用人数:1人。
双位秋千
长*高*高:2954*1064*2357(MM)
功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增强腰腹肌的柔韧性。
方法:手扶吊环链,坐在秋千带上,随着秋千的摇摆均匀用力。
注意事项;1、儿童荡秋千时应注意安全,抓牢吊环链,荡幅不要过大;2、儿童使用必须有成年人看护。3、成人有眩晕症及儿童惊怕时,应立即停止活动;4、使用者应对链条平带联接螺栓进行检查,不得在损坏时使用。
双位太空漫步器
长*高*宽:1782*557*1337(MM)
功能:提高身体底协调性,平衡能力。
方法:1、扶杠太空漫步:手握扶手,脚踏踏板,两脚前后走动;2、不扶杠太空漫步:两手不扶扶手,自然摆动,脚踏踏板,两脚前后走动。’
注意事项:1、使用者必须一人一机;2、旁观者必须远离器材1.5米;3、儿童使用时必须有成年人看护。
太极揉推器
长*宽*高:1127*1030*1533(MM)
功能:增强上肢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抻动手三阴及手二阳经,增益消化及心脑神经系统功能。
方法:手指端用力抓紧手柄后绕盘转动。
注意事项:不要使转盘快速的空转。
蹬力器
长*宽*高:2050*1840*2400(MM)
功能:锻炼大腿肌肉、增强腰部力量。
方法:手抓在管上,脚踩踏板,尽量向后蹬。
注意事项:1、未使用器材者,应距离器材500MM以上;禁止儿童使用;3、使用者体重不超过100KG/人;4、限用人数;3人。
骑马机
长*宽*高:1083*1050*529(MM)
功能:锻炼手脚协调能力,增强全身关节柔韧性,通脉活胳,强健心脑及肾、腰部功能。
方法:两手握住扶手,脚踏在踏脚管上,依靠自身重量通过拉、蹬、放来完成各种动作。
注意事项:1、拉起时身体及头颈部尽量向后仰,可达到锻炼腰椎,颈椎之目的,放下时,尽可能收腹,可达到腹部锻炼之目的;2、使用时要轻拉、轻放、防止挤压伤,儿童使用时应有成年人看护。
双位踏步器
长*宽*高:1100*870*1410(MM)
功能:锻炼腿、腰、臂部肩周和颈椎,增加肺活量。
方法:站于脚踏板中间,两脚上下踏步运动,两面三刀手臂随手把上下运动来带动腰部,肩关节、颈椎活动。
注意事项:使用时,必须双手扶住把手,以免摔伤。
我发错表情?
跷跷板
长*宽*高:3280*734 *920(MM)
功能:利用杠杆原理,两端上下翘落,使锻炼者练习手脚协调的能力以掌握身体平衡,同时锻炼臂部及腿部肌肉。
方法:必须二人同时操作,通过身体前后仰卧,调节力矩大小,使翘架往返起落,达到跷跷板的作用。
注意事项:1、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器材连接部分是否牢固,变形、检查安全后方可进行练习;2、儿童使用必须有成年人看护;3、旁观者必须远离器村材,以确保安全;4、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止使用。
臂力器
长*宽*高:964*454*1857(MM)
功能:锻炼上臂肌肉,上臂屈肌,前臂腕屈肌。
方法:两人分别用手握住两侧转盘的边缘,用力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转盘以互相较力,或一人用力转动转轮以锻炼上臂肌肉。
注意事项:1、两较力时,任一方不可突然撤力,以致对方受伤害;2、限用2人。
呼啦桥
长*宽*高:3444*794*1367(MM)
功能4:用以提高身体平衡及协调能力,锻炼腰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适于各年龄人群。
方法:两手握住上横管,脚踏在下横管上,上身保持平衡,扭动腰部,绕“S”杆行走。
注意事项:1、根本上人坐在上横管上游玩,以防事故发生;2、训练过程不要太快,逐步加大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