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水回用
污水水质特点:
1污水的可生化降解性好,生化降解速度快,适于生物处理;2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在回用之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3污水水质和水量波动较大,必须加强调节以稳定污水水质水量,避免冲击负荷对生物处理设施的影响;4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悬浮物质如粪便等,这些固体物质大多具有可沉淀、可分解的性质,因此必须加强污水的预处理工艺以去除这些悬浮物质,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荷。总之,该生活污水中不仅含有有机污染物,而且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在中水回用处理工艺中既要考虑消毒灭菌的卫生指标,也应兼顾COD、BOD等环保指标。
设局思路:
在中水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中,本着技术先进适用、工艺措施针对性强、系统可靠稳定、运行易开易停,一次性投资与日常运行费用综合最省、减少场地占用面积及尽可能使用原有的处理设施的原则;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同类污水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特别是相同工程的实际经验,本项目拟采用“厌氧+接触氧化+MBR膜生物反应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进行污水处理。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依次排入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经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最终经二氧化氯消毒处理后达标排放至清水池。在实际的每一阶段,均进行了充分的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优化的工艺。
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
(1)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其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的沉淀池,出水水质良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直接回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
(2)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3)由于MBR将传统污水处理的曝气池与二沉池合二为一,并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因此可大幅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4)利于硝化细菌的截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通过运行方式的改变亦可有脱氨和除磷功能。
(5)由于泥龄可以非常长,从而大大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
(6)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由于泥龄可无限长,理论上可实现零污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