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坏死性肠炎由A型或C型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疾病,主要引起肠黏膜的坏死。又称烂肠瘟。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存在于粪便,土壤,灰尘,污染的饲料,垫草以及肠内容物中。带菌鸭,病鸭及发病耐过的鸭是重要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垫料以及器具对本病的传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本病是经消化道感染发病。发生流感和黄病毒是引起此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饲料中含蛋白质量增加,滥用抗生素,高纤维性垫料,环境中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增多等各种内外应激因素的影响,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病鸭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懒动,腹泻及羽毛蓬乱临床经过极短,常呈急性死亡。严重者常见不到临床症状就死亡。一半不表现慢性经过。
1,病变主要在小肠后段,尤其是回场和空肠部分,肠壁脆弱!
2,肠黏膜上附着疏松或致密的黄色或绿色假膜!
3,溃疡深达肌层,有时可出现肠壁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出血呈蓝青色!
4,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肝脏表面大小不一的黄色坏死点;脾脏肿大成紫黑色!
预防:
加强鸭群的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等。
治疗:
用杆菌痢清+瘟毒杀拌料或饮水用三天!
电话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