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伸缩缝
墙体变形缝配件:
1:钢钉及膨胀螺栓:是固定变形缝防水带和面板等的关键坚固材料之一。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
2:填缝胶:应选用不漏水材料,必须在有限期嫩,不得使用过期材料。
3:止水带:一般用三元一丙止水带。厚度由现场定。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变形缝的缝隙应先清楚不平整的浮浆。并检查缝宽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在进行下一通道工序的施工。
2:卷材防水袋厚度应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其厚度宜为1.2-1.5mm单层
阴阳角处应做成园弧或者45°(135°)折角。其尺寸视卷水材品质确定。在转角,阴阳角等特殊部位曾贴1-2层相同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mm。粘贴各类卷材必须采用相容的胶粘剂。
墙体变形缝设置要求:
一般不超过40米需设置,一般30米设置一道10-30mm镂空的伸缩缝(做法,第一种设两根柱,中间空隙30,第二种,隔条子,中间空隙20);
2、高低跨交界部位的围墙,要设置沉降缝;
3、地质基础不一样的地方,要设置沉降缝。
结构缝设置
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空间造型千变万化,结构设计的一个特点是通过在不同部位设置不同性能的变形缝,满足受力合理性的要求,达到简化设计的目的。
结构的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三种形式。
变形缝的合理设置原则如下:一般情况下宜采取调整结构平面形状与尺寸、加强构造措施、设置后浇带等方法,尽可能不设变形缝、少设变形缝,如果一定要设置变形缝,则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变形缝宽度。
2.1.1 伸缩缝设置
(1)设置伸缩缝的作用
伸缩缝又称温度缝,建筑物设置伸缩逢后,可以部分释放建筑结构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变形等引起的结构内力,降低产生裂缝的机率。
(2)伸缩缝的间距要求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明确规定:在未采取措施的情况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的大间距为55m、檐沟为25m。
实际工程中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了合理施工,伸缩缝的间距已远远超过了规范的允许限值。
(3)增大伸缩缝间距采取的常用措施 减少温度应力、减少混凝土浇筑成型过程中的干缩应力、增加结构自身抗力是增大伸缩缝间距所采取的常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