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盒,顾名思义就是女子用来放胭脂、香粉的盒子,是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女为悦己者容,化妆并非现代女性特有的专利,从某些方面来说,古代女子对妆容的注重,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以胭脂盒中盛放的胭脂为例,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据说早在商周时期便作为化妆品被女性广泛使用。彼时虽然没有“胭脂盒”的记载和确切的出土标本,但想必也有一番玲珑小巧的器皿雏形。
由于胭脂的流行,到了汉代,诗文中常有“红妆束素腰”、“青娥红粉妆”的吟诵,而匈奴民歌中则有“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慨叹。其中“红妆”和“焉支”都是“胭脂”的代称,说明了无论农耕民族照样游牧民族,对胭脂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感情。据载,当时女性不仅对胭脂制作方法、使用规范、香味成色有一整套严格流程,更对胭脂盒有着近乎偏执的审美趣味。正是在此时,出现了专门用来盛放胭脂水粉的玉石、琉璃胭脂盒。
唐代以后,胭脂盒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转变,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错银珠玉螺钿,雕镂镶嵌,各领风骚。唐代巩县官窑瓷质胭脂盒更是盛极一时,堪称绝品。到了宋代,由于瓷器工艺的繁荣,更为胭脂盒的制作和使用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
青花胭脂盒部分拍卖成交记录如下:
清光绪 青花缠枝双鱼纹胭脂盒编号:0457成交价:RMB 拍卖日期:拍卖专场:瓷玉珍玩专场
哥釉粉彩婴戏纹内画青花胭脂盒编号:0274成交价:RMB 拍卖日期:拍卖专场:澳門中道2015年迎春拍賣會
青花釉里红瓜果纹胭脂盒编号:2153成交价:RMB 拍卖日期:拍卖专场:瓷器、杂项
清 青花人物胭脂盒编号:1005成交价:RMB 拍卖日期: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