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图/平面图(3D建模技术)
√高端画册(精美,有图有真相)
√概念规划设计文本(前瞻性)
√节能评估报告(专家评审,案例多,经验丰富)
√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立项、批地、申请银行贷款、政府补贴)
√资金申请报告(申请专项资金)
√商业计划书(融资或者企业自用)
√招投标书(中标率高,价格低)
咨询热线:、或 QQ: 胡老师
小麦赤霉病可控可防,但不可治,预防工作尤其重要。“当前正值小麦抽穗扬花期,各地的防控工作做得怎么样?记者近日赴凤台、涡阳等粮食主产区进行调查。
从人工喷洒到无人机飞防 防治效率大大提高
4月21日,涡阳县西阳镇王楼村。地面上,数千亩小麦绿浪滚滚,天空中,十多架无人机同时喷洒农药,场面十分壮观,吸引不少农户前来观摩。
“以前人工喷洒,一个人一小时十年经验金兰企划多喷洒2亩地,现在一架无人机,一个小时就能喷洒40代写节能报告60亩。”涡阳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邱化义介绍,使用无人机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可以实现农药减量。
项目名称:年产800台建筑机械建设项目,建设主要内容:该项目无需征地,利用原厂址新建车间、仓库及其他附属设施进行建设,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工艺技术:原材料(外购钢材)下料机加工焊接零件入库接总装调试喷漆入库。主要设备:车床、铣床、电焊机等。
无人机喷洒具有高浓度细喷雾的特点,通过全自助GPS定位,不会出现重复、漏喷,要比人工喷洒农药用量减少20代写投标书。同时,使用无人机,农户再也不用背着药筒打药了,人药分离,大大保障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今年,涡阳县拿出300万元,用于10万亩示范片的统防统治,带动当地农民开展飞防植保。
此时,凤台县钱庙乡钱庙村也在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咱们村从去年开始就使用无人机,此后,村民们就再也不认可传统方式了。”该村统防统治合作社主任庞志龙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共有4000多亩小麦,使用无人机4天就打完,为及时开展赤霉病防治争取了时间。
“无人机、药品由县直保站提供,其中机防费用村里出5块钱,群众出5块。” 庞志龙说,因为无人机效率高、效果好,农户都争着要打。
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时效性强,凤台县通过加大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雾机推广力度,大大提高了赤霉病防控效率。
从整合资金到提早宣传 消除农民等药思想
涡阳县派出170多名农技人员包村到户,到田头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在涡阳县小麦主产区,提醒农户防治赤霉病的条幅随处可见。“现在正值小麦扬花期,必须抓紧打药,见花就打。”当地派出170多名农技人员包村到户,到田头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
“今年防治工作十年经验金兰企划难的地方是小麦抽穗期不一致,不能打早,也不能打迟,而农户的习惯是,看到别人打药,自己就打。”凤台县植保站副站长孙友武说,凤台县去年秋种期间,遭遇了历史上罕见的连阴雨天气,严重影响小麦正常播种,“小麦播种期拖得长,早播和晚播相差近一个月,导致防治时间不一致。”为了让农户掐准打药时间,凤台县每天通过发短信、电视游走字幕、“村村通”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宣传防控形势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