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贞祐元宝是金宣宗(1213—1214年)年间铸,至今还是孤品,它的发现却富有传奇性:发现于印尼巴厘岛.它的发现者是日籍华人平岛春水先生,平岛原名郑添旺,祖籍台湾省台中市,经营集币多年.大约在二十多年前,他听说在巴厘岛上发现大量中国古泉,于是出资购下十余吨,在当地培训6人,专门检选古泉异品,"贞祐元宝"即在其中.津门咸丰大泉室齐宗祐先生,近年曾到日本东京访泉,曾目验了这枚贞祐钱,钱文楷书秀美,与常见的金正隆、大定的规制极相似.齐先生认为此钱曾长期流通过,估计是早年流徙东南亚的华人带去的.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一.
隶书绍圣元宝属初期试铸样币,未予流通,据华光普著《中国古钱目录》及关汉亨著《中华珍泉追踪录》记述,1981年9月,上海句邑县东关电厂金代钱币窑藏中一枚,当时为咸阳市文管会收藏并封存,直至1986年8月方组织清理,令大珍品得以重见天日。经过二十余年发现,此品仅有三枚左右,估价在500万-800万元。
艺术品交易公司元宝市场收藏价值,咨询电话:(腾经理)
艺术品交易公司元宝近几年成交记录:
北宋“艺术品交易公司宝”隶书折成交价:456万 成交日期:
北宋艺术品交易公司宝隶书折成交价:154万 成交日期:
艺术品交易公司宝-----成交价:535万 成交日期:
北宋艺术品交易公司宝隶书折成交价:116万 成交日期:
艺术品交易公司宝-----成交价:125万 成交日期:
“艺术品交易公司宝”折二隶书成交价:112万 成交日期:
北宋“艺术品交易公司宝”隶书折成交价:389万 成交日期:
宣宗贞祐钱旧谱所遗,自清李竹朋<古泉汇>出,才知有一枚"贞祐通宝"折二(图3,对读)的存在.李竹朋故后,藏泉散出,后由寓居津门的罗振玉所得,后又由方雨选出数品,贞祐折二钱就是其中之一.方获此珍泉,吟诗一首:"鼓铸未闻泰和后,证诸贞祐岂其然,但凭文字论时代,不信哀宗尚有钱."贞祐钱的出现,说明泰和以后还铸钱,但宣宗以后的哀宗时代,通用的也是纸钞,就不可能有泉了.传世的"天兴通宝"、"天兴宝会"等泉皆属臆造,或是纸钞名称.此其贞祐钱存世之三。
1998年底开始,津门二丰舍邱思达先生开始在天津日报满庭芳上登载“二丰舍谈屑”,当时我在天津读书,但是由于平时不读书看报,所以不曾知道此事,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几篇,于是就转贴了出来,请大家看看。
在1958年以前,我曾与古泉收藏家罗伯昭先生有过通信.罗伯昭,字沐园,四川籍,是上海泉币学社副社长,他曾寄我金贞祐三年(1215)五地通用的壹拾贯纸币铜版的拓本(铜钞版原物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贞祐通宝"(图2,对读)的拓本.他的这枚泉得自开封李峻岭处,罗获此泉,万分惊喜,因赋诗一首:"隆定遗风自一家,簪花格子玉无瑕,无情是西安使,忍与将军贯作甲."
津门二丰舍——邱思达先生简介邱思达1935年生,号津门二丰舍,天津市人。系中国钱币学会会员、天津市钱币学会理事、市民间收藏学会顾问。受家庭熏陶,自幼酷好集研钱币,藏品颇丰。1990年,在天津市举办个人钱币展。对中国古老的货币贝及两宋钱币有深入研究,为《中国钱币大辞典》撰写两宋词条二百条,并有众多论文发表于《文物》、《中国钱币》、《人民中国》(日文版)、《中国报道》(世界语版)等报刊。
北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铸造。在钱币现场,烟台市的考古专家正在对现场土层和的铜币重新勘查。“古钱币的量如此之大,在烟台市还是次,福山区和烟台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当天文物部门妥善收藏后,今天就请到了烟台市的专家来鉴定。”福山区文管所主任、王懿荣纪念馆馆长于杰说。经过烟台市考古专家勘查,确认此次的铜币为宋代,属窖藏货币,带土重约300千克,的确是近年来铜币数量大的一次。
国际艺术品交易公司古玩经纪人:腾经理
有着数年对贞佑元宝的运作经验,对贞佑元宝藏品出手、交易、初步估价有着丰富经验,曾从事于北京、深圳的各大艺术品交易公司。
咨询热线: :
从业经历渊远,从业经验丰富,为你的藏品提供终身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