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信:1 5 8+1 4 5 0+ 2 5 5 8 Q ------ 3 7+1 7 5+1 9 1 8 废金属:钨、镍、钼、铌、钽、 硬质合金回收,
钨丝发展史1:钨丝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同照明灯泡工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878年,爱迪生(T.A.Edison)发明了碳丝灯泡。但这种灯泡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主要是寿命太短。将近20年后(1897年),碳丝被锇丝和钽丝所取代,但由于Os、Ta熔点较低,因而工作温度和光效低。
1879年爱迪生曾经试用碳灯丝且使用了数百小时。虽然“碳”有极高的熔点 (3550℃),但是却有着低的“升华”温度。在低温时直接由固体升华为气态,因此很容易消耗,使用寿命短。而且必须完全隔绝空气(会在空气内燃烧)。目 前几乎都是使用熔点为(3410℃)的钨丝,优点是低于熔点时其“升华”的速率较低。因此可以加热到较“碳丝”更高的温度。钨丝一样会在空气中燃烧,因此需要灯泡抽成真空。
为了避免灯丝的升华,灯泡内注入了惰性气体,这些气体主要为氩气(argon)并且不包含氧气。藉由碰撞使部份气化的钨原子能够重回灯丝。虽然惰性气体增 加了灯丝的使用寿命,但是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原本真空的灯泡内由于惰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热的传导与对流,带走了能量,于是降低了平衡的温度。升华的钨气于 惰性气体内形成微弱的粒子也藉由对流在灯泡内表面形成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