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978年11月17日的信中写道:“黎像七钱二分实物曾到弟手。细看并无镶嵌痕迹,但各字高度并不一律。每个字之周围,均有黑色之泥状物围绕,似系故意置上以掩盖镶嵌痕迹。再则以一面而有三种不同之字体,于理不合,故即退回原物主。请兄即示高见。”但信中还提及“如认为真品,尚可设法追回也。”
有关资料表明,当时我国市面上流通的外国银元多达几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西班牙的“本洋”(重27.07克,成色90.3%)、墨西哥的“鹰洋”(重27.58克,成色90%)、英国的“站人洋”(重27.44克,成色90%)、日本的“龙洋”(重27.59克,成色90.1%)、美国的贸易银元(重27.64克,成色90%)。
刚杀的黎元洪大元帅纪念币上哪卖,咨询电话:(李经理)
黎元洪大元帅纪念币近几年成交记录:
1912年黎洪像无帽成交价:114万 成交日期:
1912年黎洪像戴帽成交价:212万 成交日期:
中华民国黎洪开国纪念币成交价:297万 成交日期:
1912年黎洪像无帽成交价:167万 成交日期:
1912年黎洪像戴帽成交价:556万 成交日期:
1912年黎洪像带帽成交价:288万 成交日期:
1912年黎洪像无帽成交价:136万 成交日期:
关于“币面上出现三种不同字体”的问题,马老认为:仔细观察,上面的“中华民国”四字,当然是为所有黎像币模上一人所写的。而左右“开国纪念”四字,虽为制币时另一人所写,可是两者字体都是同一种“馆阁体”类型,均很规矩、方正,故看起来不脱格而甚适体。至于“库平七钱二分”六个字,既是摹拟湖北省造龙洋币的,当然又是一手。如此,便自然地形成三体了。他还说,在古泉中,亦有几种书体合铸于一面的情况。近代机制币中更多见。
天津、南京造币厂还曾先后铸造属于纪念性质的金银币,诸如纪念金银币、黎元洪开国纪念金银币、袁世凯共和纪念金银币、曹锟宪法成立纪念金银币、段祺瑞执政纪念金银币、张作霖大元帅纪念银币,等等。
而价值高的则为黎元洪无冠开领像银元,该币十分罕见,属老银币板块中非常难得之珍品。黎元洪像开国纪念银元铸工较为精湛,重量约26.6克,含银量约90.4%。
1980年8月13日,张璜在给马老信中提到,该黎像币追回后,曾向中国造币公司的三位来宾出示过,并称其为“孤品,国内所无”。
马定祥先生接到张璜的来信及原大与放大的该币照片后,经过反复研究,写了六张信笺数千字的回信。信中说:“依据寄来的照片而论,我基本上认为。”首先,马老在信中排除镶嵌的可能:“我注意到你在信中说对于该黎像币‘细看并无镶嵌痕迹’,你用‘细看’二字,表明你是很仔细地针对镶嵌的可能性已经排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