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遇到了现在用来做茶器的这批瓷土。品质这么高的瓷土,可遇不可求。做工艺品当然很出效果,可工艺品只能是用来欣赏。瓷质好,品相美,又能上手把玩,这样才算没埋没这批瓷土。所以就琢磨着开始做些茶器,刚开始没有经验,只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别人的样子做些简单的器型。”陈清宜说着,拿了一件早期做的茶器给我们看。”这样子一看就是新手。”手上的茶器虽然手法稚嫩了些,可手感莹润,洁白的色泽却也有着素朴的禅意。
十几年前,肖琴学到湖北通山旅游,发现一户农民堂屋的香案上,放着这把刻瓷壶。他初步判断这是一件难得的“宝贝”,与农户交流后,以不菲的价格买回来。4年前,这把瓷壶在新武展《百年大武汉民间收藏展》上展出时,受到很多市民热捧。有专家评价,这件瓷器历经百年沧桑,仍然“珠光宝气,温润可人”。
陕西西安古董瓷壶快速交易到哪,咨询电话:(田总)
瓷壶近几年成交记录:
汪友棠武陵春色浅降彩瓷成交价:413万 成交日期:
徐亚凤荷香粉彩瓷壶成交价:437万 成交日期:
张松茂孤山放鹤粉彩山水成交价:393万 成交日期:
吴锦华粉彩瓷壶成交价:238万 成交日期:
雪后山家粉彩瓷壶成交价:369万 成交日期:
王锡良彩瓷壶韩康成交价:311万 成交日期:
吴锦华粉彩瓷壶成交价:434万 成交日期:
昨天,武汉民俗专家、年逾九旬的万生鼎老人坦言,在瓷壶上用刀刻出字画,这辈子他还从未见过。瓷器本就坚硬,要用刀在上面刻出如此精美的字画,要有相当了得的功力和腕力。瓷器易碎,这把百年瓷壶能留存于世,实属不易。
近日,德化祥窑艺瓷研究所一个大型玉瓷壶“高升壶”刚出炉,就被人以数十万元的高价购买。艺术总监陈清宜赶忙制作第二个、第三个。只见这两个长93厘米、高56厘米、底部直径45厘米的“大家伙”的坯体已经成型。高升壶以竹成形,竹节适度变形成壶身,两支小竹拧成壶把和壶嘴,壶身塑有浮雕竹叶数片,竹节劲力突现,简朴大方、和谐生趣。
中国古籍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武汉收藏家协会文献专委会主任肖琴学,收藏了数百件黄鹤楼相关藏品,其中一件雕刻有古代后一座黄鹤楼的瓷壶,堪称稀世珍品(如图)。
令人惊奇的是,壶身上所有的图画和文字,都是手工艺人用刻刀精工雕刻而成。图画主体部分是武昌城墙及刻有“汉阳门”三字的拱门,城墙上方屹立着巍峨的黄鹤楼,楼前有一座洁白的胜像宝塔。楼体周围旌旗招展,背后衬着远山,宽阔的长江上白帆点点。整幅图画雕工精致,技法纯熟。透过壶身上雕刻的“镇邦于鄂自制”及“二片冰心”字样,肖琴学推断,这把茶壶可能出自一位名叫镇邦的艺人之手。
五年前,陈清宜和德化许多白瓷艺术品的从业者一样,用他灵巧的双手塑造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白瓷艺术品。他的手法很好,每一件作品都颇得市场认可。只是,生性而来的敏感,让他比别人更多了一份细腻的觉察。
为了弥补自己的不,陈清宜不仅在德化本地苦练内功,还远赴宜兴学习茶壶制作的各方面知识。“他这个人爱学,次见面他和我聊得都和别人不一样。到现在,他还会经常喜欢和我讨论些茶器制作方面的问题。每年,还是会愿意多出去走走看看。”和陈清宜同年同月出生的泉州工艺美术学院的钟院长讲着他所认识的好学的陈清宜。不能闭门造车的道理,这个多年在陶瓷路上摸爬滚打的他懂得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