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此次上拍的全系列《西递村》版画作品包括了作者8年间创作的37幅该系列版画作品和2块木雕原版,此外除这37幅之外还有一幅从未露面的《西递村》版画,此画是当年专门为英国木板会创作的作品,只印制了3幅版画作为画家留档收藏,木雕原版当时直接由英国木板会以1万美金收藏。
第三部分是以壁画为主的公共艺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他参与或主持了多家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的壁画和公共艺术设计,以及地铁站、公园、大学等众多空间的公共艺术创作。本次展览展出了部分鲜为人知的壁画和公共艺术创作的手稿,让公众能够部分了解这些著名作品创作的过程。
袁运生字画鉴定收购的公司,咨询电话:(莫经理)
袁运生字画近几年成交记录:
袁运生1983年作牛与成交价:277万 成交日期:
袁运生奔马图水墨纸本成交价:394万 成交日期:
袁运生1988年作流浪者油---成交价:275万 成交日期:
袁运生泼水节·生命的赞歌-----成交价:168万 成交日期:
袁运生奔马图水墨纸本成交价:522万 成交日期:
袁运生2003年牧童成交价:233万 成交日期:
袁运生1984年作花卉成交价:159万 成交日期:
3月15日下午,“第三条路:袁运甫、袁运生绘画作品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十余位在画界享有盛名的老艺术家齐聚中间美术馆,讲述“二袁”的创作故事与艺术成就,共同探讨绘画艺术的前景与创作的“第三条路”。
而其弟袁运生注重线在绘画造型中的主导作用,无论是行笔流畅的长线条,或是顿挫有力的一笔宿墨,都是力量、速度和节奏的体现。“要说‘大袁’在创作一直在做加法,那‘小袁’就在做减法,他把不必要的技法都抛弃掉,十分专注,就像他的作品总是出人意料,让人有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现场嘉宾评论道。
白衬衫、蓝色牛仔裤,长发扎成马尾垂于脑后,眼镜系着绳子悬于胸前,眼神清澈,身体微微前倾,语调不疾不徐。
谁能知道这竟是位77岁的老人呢?
通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他提出从中国青铜器和传统雕塑复制入手,取代一直沿用的古希腊、罗马的石膏雕像,使中国美术经典成为主体,走向基础课堂,以此为契机,建立起中国自已的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这项工作在启动时得到了国家文物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先后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几次批函,2010年,刘延东同志在批给财政部、文化部、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四部委的批示中指出:“袁运生教授十多年潜心从事的这项研究,是中国美术教育与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难能可贵。对其今后的研究,请给予积极支持。”
然而,“1957年,去海岛体验生活,那会儿报上常鼓吹鸣放,没机会‘大鸣’,我只和亲密的朋友‘小鸣’,常有即席议论。谁知道被人报告上去,就变成了学生‘’。”袁运生回忆道,“所幸,市工会主任贺瑛同志为人正直,困顿中得到帮助,否则一个在十六年中竟有三次远行写生的机会,不是天方夜谭吗?我长的一次是在一九七八年,我应邀画一套组画,在云南八个月,画了很多油画,白描人像,为创作《泼水节---生命的赞歌》留下大量的素材。我至今很感激她对我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