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古代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窑变现象

  • 发布时间:2015-12-25 15:12:22
    报价:面议
    地址:上海,普陀,上海市普陀区金沙江路
    公司:古玩爱好收藏交易

    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定、汝、官、哥、钧是宋代烧造瓷器的五大名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出品精良,驰名中外。就钧窑来说,它的釉层较厚,是用0.50—0.90的氧化铜为呈色剂,在摄氏1200度的高温还原焰中,还原成胶体铜粒子,散布在釉中而形成的红色釉。由于铜粒大小的不同,或青色和红色的混合,有时会呈现玫瑰紫、胪肝、马肺等色斑。其中海棠红釉色,更为人所欣赏、珍重。所以旧社会的古董铺有句话说:“钧窑挂红,价值连城。”这种现象,一般人称为“窑变”。后人研究这种现象的成因,摸索到规律,历代都有仿造,今日的仿造,更能得其神似。

      其实窑变的现象不仅见于钧窑,也见于其它窑口,窑变也不只表现在釉色上,还表现在其它方面。它的含义很多,范围颇广。烧造瓷器,凡在开窑后发现不是预期的形状或釉色,以至于传世瓷器有时发生特异的情况者,都可说是“窑变”。《稗史汇编》说:“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总而言之,大致可分为变形、变色、变质等数种。

      瓷器有因窑烧而变形者:《文房肆考·古窑器考》说:“明诏景德镇烧屏风,变其二为床、船。”按此系万历十五六年的事,初见《预章大事记》。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