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中国嘉德春拍上,有一枚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壹圆签字版银币金质样币以220万元拍出。同时上拍的一枚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IORGI签字版金质样币,同样被藏家以231万元高价收入囊中。同样,2014年5月12日在上海诚轩春拍上,一枚1916年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飞龙银币金质样币,有意大利镌刻师L.GIORGI署名,估价150万至180万元,结果以353万元成交。
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为提高自己的统治职位,乘隙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袁像银币通俗版市价在近十年涨价达20倍,有的珍品版别甚至拍出一百多万元,这让银币珍藏喜欢者为之一震。
近几年藏品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拍卖成交记录:
藏品名称:民国三年签字版袁大头银币
估价:28.00-28.00万---成交价:hkd88.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民国十年袁大头
估价:82.50-82.50万---成交价:rmb93.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袁大头银币 (一组四枚)
估价:98.00-98.00万---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英文签字版
估价:132.00-132.00万---成交价:rmb220.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袁大头银币 (一组四枚)
估价:98.00-98.00万---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袁大头民国十年版
估价:37.03-61.72万---成交价:hkd52.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币 (一组)
估价:95.00-95.00万---成交价:hkd100.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壹圆袁大头 天津版民国三年
估价:68.00-68.00万---成交价:rmb88.0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
估价:70.00-70.00万---成交价:rmb82.50万---成交日期:
藏品名称:民国三年袁大头
估价:120.00-120.00万---成交价:hkd385.00万---成交日期:
如果您有同类藏品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 请咨询电话:(电话) 或 (电话)
袁大头十年造值200万,由于珍藏“袁大头”的门槛较量容易,因此这个领域的火爆水平一度可与邮票市场相媲美。特殊是在2005年—2008年,一直上涨的纸币珍藏价格展现出了超强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投身其中。“袁大头”也未能在本轮下跌中幸免。据山西古玩城“康园”主人老康先容:“袁大头”2008年头市价210000元/枚,2011年一度被炒到320000元/枚,现在已经回落到300000元/枚。“从2012年年头,国内的钱币珍藏市场就体现出显着的下滑势头。进入2013年以后,市价彷徨在31000元/枚上下,但由于它是实物钱币,介于人们对贵金属的认可,以及对历史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因此珍藏的人不在少数。”老康说道:"袁大头’的变现能力较量强,这也是藏家看好的因素之一。此外,对于恒久投资而言,短期内的价格动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凭证家庭投资比例设置,每年适当入手部分‘袁大头’,照旧很有意义的。”
“袁大头”在钱币珍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从民国三年袁大头到民国九年袁大头再到民国十年袁大头,它是我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撒播最广、影响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厘革中的一个主要角色。但珍藏界鱼龙混杂,在2011年上半年一度冲向千元大关的藏市宠儿,却验证了飞的越高摔的越惨这句话,一起下跌竟成为了“冤大头”,宽大珍藏喜欢者怎样才气更好的选购“袁大头”而不做“冤大头”呢
民国十年袁大头银元价格,内容简介:袁像银币通俗版市价在近十年涨价达20倍,有的珍品版别甚至拍出十多万元,这让银币珍藏喜欢者为之一震人们在珍藏袁像壹圆银币时,都市遇到由版别而生的疑惑,例若有“大、小版”之分、版别错配、暗记设计等版别银币尚有更多的暗记标识,如,甘肃通俗版正面头像胸前边道有一细短道,加字版正面下端设有暗长城标志等8克
袁世凯头像银币在成色和重量方面都有严酷的治理,每星期都要抽样送财政部化验,不及格者随即熔毁,绝不迁就。由于新币名堂新颖,型式齐整,与原在市场上流通的清朝“龙洋”基内情同,故入市后深受民商接待,在天下各地通行无阻,并首先在上海金融市场取代了“龙洋”的职位。
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汹涌澎拜,相较于近两年稍显低迷的国内艺术品交易市场行情,今年的钱币交易要显得异常活跃,各版块的钱币精品迭出,珍稀钱币交易价格逐年提升,尤其是清末民初银元钱币更是异军突起,行情很是火爆,受到众多藏家的追捧,成为钱币交易市场上的一个一连的热门。
如果哪位藏家想知道中华民国十年袁大头在哪里成交的、成交价格等交易详情,作为估价的参考依据, 可以与本人联系电话:(电话) 或 (电话)咨询:(电话) 或 (电话) 多年来一直为客户办理私人洽购,成绩斐然。我们的私人顾问团队博学洽闻,对市场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