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结构特点:
1、设计合理的进风均流管和灰斗导流技术,长袋离线脉冲除尘器解决了一般脉冲布袋除尘器常产生的各分室气流不均习的现象。并且设计了特殊大储量的脉冲阀贮气包既可满足用户提供的高压(G型)气源时使用亦可满足低压(D型)气源时使用。
2、长袋离线脉冲除尘器在袋笼的结构设计上可按不同工况有多种结构型式(八角型、圆型等的选择)对袋笼的制造有严格的要求,本公司的袋笼是在引进国外技术合作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加工,其各项指标较行业标准提高50%左右。
3、长袋离线脉冲除尘器具有先进的簿板型提升阀,离线三状态清灰机构,技术先进、工作可靠,清灰彻底。电磁脉冲阀采用进口件,其易损件膜片的使用寿命大于l00万次。
4、袋笼标准长度为3M,如用户场地有限,长袋离线脉冲除尘器还可根据需要增长1-2M,从而在处理相同风量时该设备较其它反吹风除尘器和常规脉冲除尘器占地面积最小。可节省30—50%,设备重量亦能减少40%左右。
5、滤袋上端采用弹簧涨圈型式,不但密封性能好,而且在维修更换布袋时快捷简单,长袋离线脉冲除尘器实现了机外换袋。
脉冲布袋除尘器设计方法:
1、脉冲布袋除尘器系统的实际处理风量,结合烟气的各种性质,选择滤料。参照滤料、烟气性质、排放浓度等选择过滤风速,再选用在线或离线清灰方法。
2、计算脉冲布袋除尘器滤料的总过滤面积,计算滤袋的直径和长度,考虑除尘器的整体高度和外型尺寸,尽可能保持除尘器接近方形结构;计算滤袋数量,选择笼架结构,设计花板的滤袋分布。
3、参照除尘器脉冲阀供应商的意见,设计脉冲清灰系统。
4、设计脉冲布袋除尘器外壳结构,气包,喷吹管进出风口位置,管道布局,进风口挡板,台阶和楼梯,安全保护等等,并综合考虑力学结构。
5、选择脉冲布袋除尘器风机,卸灰斗,卸灰装置,选择控制系统,压差和排放浓度报警系统等等。
脉冲布袋除尘器设有进风口、布袋、骨架、出风口、气包、脉冲控制仪、喷吹阀、喷吹管等。含尘气体由进风口进入除尘器后,气流速度减慢,粗颗粒脱离气流沉降到集尘室内,细微粉尘随气流穿过布袋时被阻于布袋外表面,洁净气体由出风口排出;当布袋表面灰层较厚时,脉冲控制仪发出指令开启喷吹阀,气包内的压缩空气经喷吹管高速喷出,同时诱导数倍于喷射气量的周围空气进入布袋,并由内向外快速射出,将布袋外表面的粉尘吹下落入集尘室内,最后由放灰斗排出。除尘器清灰采用脉冲喷吹方式,既做到了彻底清灰,又不伤害滤筒,使滤筒使用寿命得以保障。清灰过程由脉冲控制仪自动控制,可采用压力差控制或时间控制。
脉冲布袋除尘器优点
1.本除尘设备是分室设计技术,克服了常规脉冲除尘器和分室的缺点反吹灰尘,清灰能力,除尘效率高,排放浓度低,漏气率小,能耗少,钢铁消费少,占地少,操作稳定可靠,良好的经济效益。适用于冶金、建材、水泥、机械、化工、电力、轻工粉尘气体净化和材料的回收利用。
2,因为使用分室停止工作后脉冲风吹灰尘,吹清灰的目的可以达到,因此清灰周期延长,压缩空气清灰的能源消费可以大大减少。同时滤袋和脉冲阀的疲劳程度相应的减少,从而成倍增加滤袋和阀门的使用寿命。
3.保养滤袋可以风机,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滤袋的弹性垫圈,密封性能好,强大的和可靠。脉冲布袋除尘器滤袋和龙骨设计多边形,减少了龙袋的摩擦,延长寿命和卸灰方便。
4.使用上部取滤袋设计,取滤袋时拿出骨架后,需要更换的滤袋可以漏到底部灰斗,可在检查床取出,设计完美的更换滤袋的方式。
5.本除尘设备整体和分室密性的设计,密封好,检修门具有良好的密封材料,生产过程粉尘和气烟泄漏率非常低。
6.进口和出口管道布局连接箱体紧凑
三.脉冲布袋除尘器基本维护方法
(1)设备运行中,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并做好运行记录。
(2)管理人员应熟悉除尘器原理、性能、使用条件,并掌握运行参数的调整和设备维修方法。
(3)定期对设备上需润滑部位补充润滑油。
(4)经常检查脉冲布袋除尘器脉冲清灰系统是否正常喷吹,如不正常则着重检查脉冲阀膜片、电磁
阀有无失灵或损坏,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5)脉冲阀如发生故障,应及时排除,如内部有杂质、水份等异物,应及时清理,膜片损坏应及时更换。
(6)定期检查气缸及各法兰面情况,如发现漏气,应及时更换密封圈。
(7)检修门上的密封条,如有老化,应及时更换。
(8)本除尘设备定期测定工艺参数,如气量、温度、浓度等,发现异常,应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9)根据设备运行阻力的变化波动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
(10)滤袋为易损件,使用者应定期检查滤袋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滤袋的损坏程度考虑及时更换。
(11)定期检查气路系统,排灰系统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排除。
(12)本除尘设备根据压缩空气系统中水分离器积水情况,定期排放积水。
(13)布袋脉冲除尘设备停机时,在工艺系统停止后,应保持除尘器和排风机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以除去设备中的潮气和粉尘。同时在布袋脉冲除尘设备停止工作之前,必须反复进行清灰、卸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