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城市环境美化要求的提高,高空作业电动吊篮普及迅速。在国外发达国家,推广使用高处作业电动吊篮已有40年历史,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使用安全。
我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参照国外技术,进行国产化设计,电动吊篮逐步投入批量化生产。建筑外墙装饰是一项繁重的综合性工程,施工量大,工期长,使用劳动力多,经济效益低。
传统的施工方法有:
a、采用简易建筑电动吊篮施工。从建筑物顶部悬挂钢丝绳,配置吊船,上下移动用手搬葫芦,机具简陋,使用不便,无安全保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b、电动吊篮沿建筑物立面搭设脚手架。此方法费工、费时,占地面积大,需要钢材多,价格高,运输量大。建筑电动吊篮的使用克服了上述施工存在的缺点,安装方便,电动升降,作业效率高,占地面积小,配置有工作绳和安全绳,使用安全可靠,适合各种复杂施工环境。如建筑物外墙施工作业和维修装饰作业。建筑电动吊篮在大城市高层建筑、楼房密集区的施工作业,住宅小区的维修粉刷,更能显示其经济、方便、安全、高效的优越性。
电动吊篮从引进、推广、到今天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机械化程度和施工的文明程度都有了一个极大的提高。从推广初期的不认识,不理解,不使用到今天在大中城市的建筑业中成了不可缺少的必备机具,对业内人士的思想上和认识上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在建筑施工工艺水平上和以往的脚手架相比,是一个空前的飞跃。正因为如此,国内电动吊篮的制造业和租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全国的吊篮制造企业不下几十家,年产量早已过万,在世界上也可称之为吊篮生产的大国。不仅如此,在吊篮的结构、技术、工艺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如早期的电动吊篮,悬挂机构的材料用的是工字钢。自重很大,安装、搬运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前伸的结构就是工字钢悬挑的方式,其受力的稳定性远不如目前普遍采用的拉锁式轻便、稳定。
尽管如此,我国的电动吊篮制造业在技术、结构、工艺乃至材料上都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尤其基本技术方面更应该用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在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对我们的在用技术、在用的产品有更加客观的科学认识。
电动吊篮的悬挂部分是整体吊篮的承重部分,是由升降可调的前后支架和三段可拆开的横梁和配重块组成。工作时,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悬挂于横梁的前端,电动吊篮的工作平台通过提升机沿钢丝绳上下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