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洋共计38个版式;如:1885~1895之间发行均为加重版,重量为27.215克,1895~1928之间改为普通版,重量减为27克------这是按照年号、重量版块的区别;再如两个年号中分别出现“A”版(极少见,未见流通币,存在争议,认为是样币或伪造)、“H”版和无字版三种,而其它年号的坐洋则只有“A”版;除了按照上述情况收集坐洋外,还必须注意坐洋的收藏价格相对较低,其中品相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不同版块是影响价位的参考因素,个别稀缺品是必须注意的关键因素。在鉴定真伪后,1890年加重版应属于珍稀品种93属于加重版的稀少品,而无字版属于普通版的稀少品。
坐洋,区别于站洋,因为银币的正面铸有坐着的不列颠女神而得名,站洋的那个人是站着的。坐洋也称坐人儿、法光、七角(因为这种银币正面所铸的自由女神坐像头上的花圈有光芒七束)。根据1952年在人民银行内部出版的《银元图说》,其正式名称应为安南银元。坐洋属于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元,是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元之一。坐洋币真的那么值钱吗
1911年英国站洋交易银元壹圆,是曾在旧中国广泛流转的一种外国银币,锻造的银币有多种年份。是英国政府在其殖民地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的造币厂锻造的交易银元,用于英国在亚洲的交易。银元正面中心是一持戟、盾的不列颠女神(国内因而俗称“站洋”或“站人”),上端在女神摆布有英文币值“ONE DOLLAR(一元)”,下有编年;反面中心为寿字纹,上下为中文“壹圆”,摆布为马来文“壹圆”。标准分量26.9568克,成色90.0%。该币发行后广泛流转于亚洲各国,尤其是东亚、东南亚区域,进入中国后开始流转于粤、桂两省,1900年今后北方开始使用,格外在京津区域更为盛行,占据了中国自南到北的大部分区域。 由于其时香港并未发行过壹圆银币,且该币在香港一度取得法定流转资格,因而广东部分区域也习气称为“香港壹圆”。
“坐洋”的形象虽然与其后英国铸造的“站洋”中持戟武士傲然挺立船头的形象大相径庭,但却丝毫无法掩盖殖民主义者大规模进行经济侵略的野心。
总而有很多很多品种 而且现在是存量是比较稀少的 而且还有签字版 很多版本 价格的话也是根据你钱币的品相 和是存量来给你估价下面是一些成交记录
nbsp;坐洋币百分之一 卖出去了一枚165万港币 折合RMB 140多万
nbsp;错版坐洋币 成交了一枚 99万新加坡币 折合RMB400多万
nbsp;1895年贺以易坐洋币 成交了一枚 75.12港币 折合RMB 60万
nbsp;法国坐洋币 成交了一枚 21.45万新加坡币
nbsp;坐洋币 成交了一枚 437万港币 折合RMB300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