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江南科技水陆两用挖掘机出租服务 当前开展河道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河道的客观需要。本文分析了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基础、模式以及所要遵循的原则,提出要以生态水利的工程理念来进行河道治理。
关键词: 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模式
1 引言
河道的基本功能是行洪排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工作时间的缩短和交通手段的改进,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大大扩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生活质量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河道治理已经成为人类与自然短兵相接的前线。
2 现代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为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正确把握和确立河道治理的生态水利模式,需要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前提和基础,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原则。
1、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
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观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根本所在,是人们认识上的回归。直至现在,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动关系,主动与自然相适应,以抑制和改善河道自然环境的恶化趋势求得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
在工程措施方面必须认识到,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成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以水利工程建设带动水生态的改善可谓一举多得。
3、水利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
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属于人口资源环境的范畴,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搞水利不能就水论水,应该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