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疫病叶片受害,初为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部缢缩,叶片变黄凋萎。天气潮湿时病斑软腐,有灰白色霜。叶鞘受害呈褐色水浸状病斑、软腐、叶剥离。鳞茎、根部受害呈软腐,影响养分的吸收和积累。
此病由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借风雨或水流传播,萌发后以芽管的方式直接侵入寄主表皮。发病后湿度大时,又在病部产生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重复侵染。
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发病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25~32℃,相对湿度90%以上。露地栽培韭菜疫病的主要发病盛期5~9月。韭菜疫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
连作、田间积水、偏施氮肥、植株徒长、棚室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年度间梅雨期长、雨量多的年份发病重。
治疗方案:
青枯立克150倍+大蒜油1000倍连喷3次,间隔3天喷施1次,其中一次复配沃丰素600倍+地力旺500倍喷雾。
中药制剂特点:
标本兼治,药肥双效(防病治病的同时营养复壮株体),无抗药性,可连续使用,无毒无残留,不影响绿色有机标准,任何时期均可使用,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