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郑州市心理咨询专家:讨好型人格进化史

  • 发布时间:2019-10-20 11:33:50
    报价:面议
    地址:河南,郑州,金水区曼哈顿金水路与未来路交叉口曼哈顿5号楼2单元
    公司: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手机:18530067903
    微信:lxzx86667057
    电话:0371-86667059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已认证

    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权威专家:“讨好型人格”这个概念,很多人应该都很熟,而且也真的遇到过这样的“老好人”:

    他们很难拒绝别人,谁请他们帮忙都答应,万一做不到他们还会自责。

    在感情里,他们也是付出的那一个,竭尽所能地满足对方的期望和要求,生怕怠慢一点就会被嫌弃或指责。

    他们也是朋友圈里的大好人,最会察言观色,费尽心机,只为让所有人满意。

    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讨所有人喜欢,充满了正能量,但人群散去,他们却不一定是快乐的那一个。因为讨好真的太累了,像是用透支自己换取别人的满足。

    都是成年人,为什么有的人就是习惯讨好?当深入了解,你也许会发现,讨好型人格的人,大多有一部心酸的童年史——讨好型人格,都是从讨好父母开始的。

    一,察言观色的孩子

    我们来到世界上,第一个要满足的对象都是父母。

    很多人在孩童时期都经受过父母严苛的管束,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很难让父母满意。

    为了得到父母的赞赏和肯定,幼小的孩子拼命努力,只希望父母能够开心。

    每个孩子都害怕自己不被喜欢,特别是那些很少被父母肯定的孩子,总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不配得到爱。

    在这种家庭氛围长大的孩子,察言观色是本能。

    他们能敏锐地判断父母的情绪反应,努力迎合父母的期望,期待自己变得更好后,得到父母的肯定。

    对孩子来说,父母对自己不满意,是最严重的错误。

    为了不让父母“生气”“难过”“失望”,我们只能不断观察父母的情绪,用父母的满意度衡量自己的价值。

    二,习惯讨好的“乞讨者”

    在原生家庭里,父母的情绪不稳定,或者吝啬于对孩子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就会造成孩子的过度讨好。长大后,他们就会成为成人社会中的“感情乞讨者”。

    1.不敢拒绝别人,自我价值感低

    由于童年时长期被父母否定,他们习惯对自我持有消极的认知,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遇到问题总是下意识自我批判。

    越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越希望通过无止境的付出,被别人需要和肯定,于是他们会以低姿态去亲近别人。

    2.极度缺乏内心安全感

    长期观察与配合父母的需求的孩子,很容易畏首畏尾、精神紧张。

    成年以后,这样的孩子往往对人和事物过度敏感、患得患失于是更努力地付出,甚至卑微讨好。

    不安全的成长氛围,让他们在长大后也时刻处于“备战”状态,随时准备失去,消极且悲观。

    3.很容易遇到“问题伴侣”

    小时候缺乏足够关爱的孩子,成年后最应该重视的问题是亲密关系。

    讨好型人格更容易遇到那种“问题伴侣”,因为讨好是他们习惯的关系模式,这让他们觉得熟悉和安全。

    在潜意识里,他们需要一个类似父母一般需要取悦的人,通过他们的认可和肯定,证明自己被爱的价值。

    然后像当初讨好父母一样,他们会一次次讨好问题伴侣,但越是善解人意,越是没人爱。

    三,丢开低姿态的面具

    有越来越多的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讨好型人格,或者讨好的习惯。现在我们知道,很多讨好都扎根于童年时父母的对待。

    成年人总是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摆脱童年时的阴影,我们的人生,并不是童年说了算。

    童年已经是过去时,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漫长的未来重新塑造自己。

    如果您在亲子关系,家庭婚姻,两性关系,青少年心理,个体心理(抑郁、焦虑……)等方面有困惑,可以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河南领先心理咨询中心会为您匹配适合您的权威专家帮助您。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改编如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2025 bestb2b.com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