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台湾pc构件生产线设备天意

  • 发布时间:2019-10-23 10:57:11
    报价:面议
    地址:山东,济宁, 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北环城路260号天意装配式建筑产
    公司:山东天意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手机: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微信:注意:该信息不再有效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一般规定

    1.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对预制构件的现场安装制定专项技术方案、质量和安全保障措施,并经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对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实施前,应检查钢筋连接接头的工艺检验和抗拉强度检验合格证明文件。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实施过程中,同一规格每1000个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且不超过3个自然层,应采用预制构件厂提供的灌浆端未进行连接的3个套筒,按照现场所采用的灌浆工艺流程,在施工现场制作3个钢筋对中连接接头平行试件,进行抗拉强度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第3.2.2条的相关规定。

    1.3 预制构件进场后,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对构件合格证(准用证)和资料进行检查,并对预制构件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预制安装施工。

    1.4 灌浆料进场后,应对产品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等)进行检查,并按照《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的要求进行复检试验,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预制安装施工,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案。

    1.5 起重和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中,在吊装工况下应进行构件吊装和安装验算,挠度、抗裂度或裂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专项方案除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50502相关规定编制外,具体要求应符合规定。

    1.6 吊装、运输工况下使用的吊架、吊索、卡具、撑杆、起重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并进行承载力和变形验算。自制、改制、修复和新购置的吊架、吊索、卡具、撑杆、起重设备等,还应进行试验检验,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7 预制构件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或设计安装强度等级;

    2 预制构件应做好成品保护,不应出现破损或污染;

    3 未经设计允许,不得在预制构件上开洞、切割。

    1.8 预制构件套筒和连接部位灌浆抗压强度达到35MPa及以上时,方可进行与其连接构件的吊装。

    2 安装准备

    2.1 构件起重和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应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经批准后实施。

    2.2 预制构件正式安装前,宜在建筑位置外,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或部件进行预制构件试安装和连接。并根据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与完善施工方案,确定分段施工的循环流程。

    2.3 连接部位灌浆实施前,应现场模拟构件连接部位的灌浆方式,对每种规格钢筋应制作不少于3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试灌浆,灌浆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批量灌浆作业。

    2.4 构件安装前,应检查构件装配连接构造详图,包括构件的装配位置、节点连接详细构造及临时支撑计算校核等。

    2.5 构件安装前,应检验已施工结束的现浇结构质量。并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参数,在预制构件和已施工结束的现浇结构上进行测量放线,并做好安装定位标志。

    2.6 构件安装前,吊具、索具应进行检查,起重机具应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构件起吊。

    3 安装施工

    3.1 预制构件安装应按施工方案要求的顺序进行吊装,并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构件起吊前,相应位置垫片、调解螺栓或支架标高应调整完成;

    2 预制构件应采用慢起、稳升、缓放,起吊过程中构件应保持平稳,不得出现倾斜和扭转;

    3 预制构件吊装时应系揽风绳,就位前通过揽风绳调整构件在空中位置和方向;

    4 预制构件就位前,应确定钢筋连接、构件控制线位置无误后方可缓慢下降到预定位置。

    3.2 预制构件就位后,应同步进行临时支撑,并经测量、校验、调整正确后进行临时固定。

    3.3 预制墙柱构件临时支撑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柱沿高度方向临时支撑可为1道,高度宜为预制柱高度的2/3,不应小于预制柱高度的1/2,应沿水平两个方向各设置1道支撑;

    2 预制柱定位后,宜通过其他专用工具调整预制柱位置;

    3 预制墙沿高度方向临时支撑宜为2道,每个预制墙临时支撑不应少于2组,定位后可通过临时支撑进行位置微调。

    3.4 预制柱安装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顺序:与现浇连接的柱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先角柱、边柱、中柱顺序进行;

    2 定位:以轴线和外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边柱和角柱,应以外轮廓线控制为主;

    3 调整就位:可通过千斤顶调整预制柱平面位置,通过在柱脚位置的预埋螺栓,使用专门调整工具进行微调,调整垂直度;

    4 连接部位灌浆封堵:调整就位后,柱脚连接部位宜采用柔性材料和木方组合封堵,也可用专用高强水泥砂浆封堵。

    3.5 预制墙板安装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安装顺序:与现浇连接的墙板先行吊装,其他宜按照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吊装;

    2 定位:以轴线和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外墙,应以轴线和外轮廓线双控制;

    3 调整就位:安装到指定位置后,测量预制墙板的水平位置、倾斜度、高度等,通过墙底垫片(预埋螺丝)、临时斜支撑进行调整;

    4 连接部位灌浆封堵:调整就位后,墙底部连接部位可用柔性材料和木方组合封堵,也可用专用高强水泥砂浆封堵。

    3.6 预制梁安装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架调整:吊装前,支架标高应调整完成;

    2 定位:以轮廓线为控制线,对于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预制梁,应以套筒钢筋连接完成后,在进行定位调整;

    3 临时斜支撑:安装就位后,每个预制梁应设置2道斜支撑;

    4 调整就位:通过支架和斜支撑进行调整。

    3.7 预制楼板安装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架调整:吊装前,支架标高应调整完成;

    2 定位:以轮廓线为控制线,板边线不应超过实际控制线;

    3 调整:浇筑混凝土前,检查和调整楼板底面平整度。

    3.8 套筒和连接部位灌浆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灌浆料使用前,应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有效期和产品外观;

    2 在灌浆施工前,应对灌浆部位进行机械或人工清理;

    3 按照灌浆料使用说明书的操作规程进行浆料搅拌,每次灌浆料搅拌完成后应进行初始流动度测试,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

    4 应采用下位孔进行灌浆,宜采用电动泵灌浆,灌浆拌合物应在30min内使用完毕,灌浆孔出浆饱满后及时用专用堵头封堵;

    5 灌浆作业时应及时进行记录作业信息,应包含灌浆部位、环境温度、灌浆开始时间、灌浆结束时间、灌浆责任人、监理责任人,并按照每个班组制作1组试件,每组3个试件;

    6 灌浆全过程监理应进行旁站,并在灌浆作业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7 灌浆全过程应进行影像和图片资料记录存档,影像资料不少于灌浆部位总数的30%;

    8 灌浆完成后,养护期不宜低于24h,养护期间内严禁人员攀爬,避免振动或受到冲击;

    9 灌浆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必要时应对灌浆部位进行局部加温措施,保证灌浆部位温度在10℃及以上时间不应小于48h。

    3.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连接部位应按检验批逐个进行隐蔽工程检验,并按要求填写施工检查记录,监理人员应进行旁站监理。

    具体工艺说明如下所述:

    1)清理模台:对模台表面进行清理,清除附着在模台表面上的残余混凝土渣,使模台表面整洁干净。

    2)划线:在模台上划出边模、埋件的安装线。

    3)喷脱模剂:将脱模剂喷涂在模台表面上,使模台表面形成一层脱模剂油膜,便于之后的拆模。

    4)安装边模:根据模台上的划线位置,固定安装相应的边模。

    5)安装钢筋:将之前配好的钢筋和钢筋桁架安装在模台上。

    6)安装埋件:安装电气盒等相关埋件。

    7)浇筑振捣:根据叠合板的混凝土用量,对边模模型的型腔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9)预养护或静停:对振捣密实的叠合板进行预养护或者静停自然养护。

    8)拉毛:混凝土振捣完成后,根据叠合板的工艺要求,对叠合板的表面进行拉毛作业。

    10)码垛:将叠合板及其模台输送进养护窑中进行养护,将养护好的叠合板及其模台从养护窑中取出。

    11)养护:对养护窑内的叠合板进行养护,使叠合板凝固强度达到要求。采用立体养护窑进行养护,养护控制应采用蒸汽自动温控系统,严格控制构件养护时间,以节约能耗。

    12)脱模:将模台上的边模等模具拆除并放到指定区域,使模台上只放有叠合板成品,并将边模运输到指定区域。

    13)吊装:通过桁车将叠合板水平吊起并运输到指定区域。

    阳台、空调板生产工艺

    预制阳台按照设计要求可以做成一个整体,与主体结构的具体连接方式由设计确

    定。阳台和楼梯类似,采用现浇的方式建造存在施工困难、质量不易保证等弊端,同时

    工人操作的危险性大。采用预制的方式省时省力,还可以为外装修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阳台、空调板等混凝土构件规格结构的特殊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其生产工艺采用固定模具形式生产,根据品种数量和工期要求,随时增减相应产品生产数量。

    阳台、空调板生产工艺设备主要包括:构件模具、混凝土吊斗、附着式振动器、插入式振动器和小型工器具等;

    阳台、空调板等构件生产流程如图5-14所示。

    图5-15  阳台、空调板生产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说明如下所述:

    1)模具清理:对模具进行清理,清除附着在模具内的残余混凝土渣,使模具内表面整洁干净。

    2)模具组装:将模具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组装。

    3)喷涂脱模剂:将脱模剂喷涂在模具内表面上,使模具内表面形成一层脱模剂油膜,便于之后的拆模。

    4)钢筋安装:将之前配好的钢筋安装在模具内。

    5)埋件安装:安装电器盒等相关埋件。

    6)检查:检查钢筋与埋件的安装情况。

    7)浇筑振捣:根据叠合板的混凝土用量,对边模模型的型腔进行浇筑,浇筑完成后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8)养护:对模具内的混凝土构件养护,使构件凝固强度达到要求。

    9)拆模:对养护好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拆模。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