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底粉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熔点2,852℃(5,166 ℉K) 沸点3600℃ 密度3.58g/cm(25℃)
俗称:苦土;灯粉;煅苦土,镁氧 外观:白色轻松粉末 摩尔质量40.31
用途:常用于耐火材料,电熔镁,建材,磨料,动物饲料及化肥,陶瓷,玻璃,环境保护,造纸,化工等行业。
砖底粉的作用:地砖因为坯体原料比较一般,变形不好控制,所以涂上氧化铝或者砖底浆(氧化镁粉加水)来保证出窑变形的稳定性,主要是角部的变形;还有个作用是避免釉或坯体的轻微熔化而造成辊道窑辊棒的凹凸不平,而影响砖型。
瓷砖在高温烧制时会产生液相,假如不上砖底粉会对辊棒造成破坏。上过砖底粉的砖坯入窑烧成时才不易粘辊棒,延长辊棒的使用寿命。
检验报告:
检验项目 |
标准值 |
MgO % |
83-85 |
烧失量 % |
7 |
细度 |
250-300目 |
白度 |
80以上 |
包装 |
50KG/包(塑编袋) |
真假砖底粉的区别:
假砖底粉 氧化镁含量不够,目数不够,氧化镁活性不够。颜色不白。
真砖底粉是正规厂家出品,品牌产品。颜色白,氧化镁含量能达到要求,目数达到砖底粉的要求,活性好。
砖底粉简述
从建材市场购买的新瓷砖背面常常会附着有白色粉末状物质。陶瓷墙地砖背面的这种白色粉末业内称为砖底粉。砖底粉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烧成之前就涂于砖背面的,这里在市场上是最为常见的;另一个是在烧成之后辊涂于砖背面的,与前面一种起的作用不同。
最为常见的第一类砖底粉
这类砖底粉的起源要从瓷砖的现代烧成工艺说起,目前瓷砖的烧成广泛使用节能高效的辊道窑。辊道窑的烧成不需要将产品盛于耐火窑具中,而是直接在辊棒上行走,明焰烧成大大提高了热量利用率。但由于待烧坯体直接与辊棒接触,坯体的毛边就可能脱落并附着在辊棒表面。虽然辊棒在不断转动,并且都使用的特别耐高温的氧化铝(Al2O3)或者碳化硅(SiC)材质,但日积月累辊棒表面粘附物也会增多甚至结瘤。陶瓷坯体在高低不平的结瘤辊台上颠簸就会产生变形、开裂等诸多缺陷。
为了保护辊道窑的辊棒在高温下不被污染形成棒钉、结瘤,墙地砖产品在进窑烧成前会在产品底部涂一层砖底粉。
砖底粉是什么物质呢?
过去通常采用氧化铝粉(Al2O3)或者煅烧高岭土(Al2O3·2SiO2·2H2O),因为这两种矿物耐火度足够高。但近年来随着瓷砖产品档次的提高,吸水率的降低,烧成速度更快,烧成温度更高,氧化铝粉涂层作为砖底涂层的问题也突显出来。虽然氧化铝本身足够耐高温,但其高温下易与坯体的硅(Si)元素发生反应,形成低共熔体的中间层,且其膨胀系数非常小,常常会影响砖形,当辊涂不均匀时更是容易导致产品变形,再加上氧化铝粉近年价格高涨,不再作为砖底粉的首选材料。
现在砖底粉一般采用氧化镁粉(MgO),其中要成分就是MgO,伴有少量CaO。
氧化镁一般使用菱镁矿烧制而成,目前也有工厂为降低成本直接使用镁矿粉作为砖底粉,其主要成分MgCO3,也是白色粉末,但其烧失量大,可达20%以上。在产品烧成后,附着于砖背面的仍然是MgCO3分解而成的MgO。
从化学成分来看,无论是Al2O3或是MgO,都不存在毒性,因此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其危害身体健康。但砖底粉的细度非常小(通常250目全透,即微米级),因此在铺贴作业时要做好防尘工作。
生产中必须选择合适的砖底粉
1. 砖底粉的温度必须适度。
如果砖底粉耐火温度偏低,会增加黏辊棒的风险;如果温度太高,砖底粉的附着力不够,后期使用不仅灰尘大,且不利于产品的铺贴。
2. 砖底粉的厚度要适度。
如果砖底粉涂层太薄,在窑炉高温带起不到保护辊棒的作用;如果砖底粉涂层太厚,容易在预热前段产生砖底浆结瘤。
砖底粉涂层厚度的控制主要取决于砖底浆中黏性物质的加入量和比重,通常砖底粉加水后配制成的浆料比重在g/ml为宜。
除了以上所述,为了高温保护辊棒而使用的砖底粉外,一些生产高光釉的厂家还会在砖出窑后就行辊涂处理。
这类涂层主要是为了保护高光的釉面在砖叠放包装时避免被砖背面划伤。其成分以滑石粉(3MgO·4SiO2·H2O)居多。但也有厂家为了节约成本使用废釉配制。
用户注意事项
1. 虽然砖底浆本身无毒性,但因其颗粒非常细,用户在搬运、铺贴中要注意防尘。
2. 如果是陶质砖,在铺贴前砖要充分浸泡;对是瓷质砖也要对背面进行喷水,如果砖底粉非常厚则要进行清扫,否则会影响粘贴牢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