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态posui剂的发展历史
1968年日本大成建设技术研究所的田中秀男,以《混凝土结构物的posui工法》为题申请专利,其成果的主要内容是:将 CaO 或 MgO 与水拌合后充填到paokong中,利用浆体水化反应导致体积膨胀产生压力,使建筑物破坏。这是最早出现的静态posui剂。以后日本的小野、住友等株式会社也作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并获得成功。目前,日本市场上公开出售的静态posui剂量最少有五种,其适用的温度在-5℃到35℃之间。
国内80年代初以来,也先后研制成功。但由于市场、原材料、技术、体制等原因,静态posui剂这种产品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近两年来,随着zhayao使用的限制及环保的要求,静态posui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二、膨胀压力与温度的关系
posui剂水化反应的速度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以前我厂没有实行“订单式”生产以前,春秋型静态posui剂适用温度在 10 ℃ ---25 ℃之间,即使在这一范围内,若分别在温度 13 ℃和 20 ℃使用时,在同一时间产生的膨胀压力也相差一倍。以致一天之中的旱、中、晚灌浆对posui效果都有很大影响。
我厂为方便施工和提高posui效果,实行“订单式”生产,即根据各地不同的施工环境温度和被posui材质硬度,生产出适合各地客户的产品。
三、裂缝分布与孔位的关系
静态posui剂引起的裂缝类型与paokong的布置情况密切相关,
(1)钻孔直径与posui效果有直接关系,钻孔过小,不利于yao剂充分发挥效力;钻孔太大,易冲孔。跟椐被posui物的强度、硬度、钢筋的排列密度使用直径为38-50mm的钻头。
(2)钻孔内余水和余灰渣应用高压风吹洗干净,孔口旁应干净无土石渣。
(3)钻孔深度一般在1至4米较好。
注意事项:
1 先将孔内积水和石屑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2 浆体搅拌好以后,要在10分钟内填孔完毕。
3 装药深度:装药深度为孔深的100%。
4 刚钻完孔和钢冲孔的眼孔,孔壁温度较高,应确定温正常并清洗干净才能继续装药。
5 施工中工人们的协调配合很重要。对坚硬的岩石,应用“同步操作,少栏勤装”的方式。即:每个施工的每次
次造作循环过程中负责装孔的孔数不能过多。每
拦药量不能超过实际能够完成的工作量。工人们在
药,加水,拦和,灌装过程中应基本保持同步。这样
可以让每个眼孔的zui大膨胀应保持同时出现,有利于岩
石的破碎。
6 已经发烫和开始冒气的药剂不允许装入孔内 ,应时
注意观察装填孔,发现有气泡冒出“嘶嘶”声时,喷孔可能
刻就要发生。
7 内用塑料真空包装,每袋5公斤,外用防潮纸箱包装
每箱放四袋,净重20公斤,在包装无破损,贮存在干燥
所,在常温下有效期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