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
1.冷却塔循环水系统中必须存在一定的富余能量(20%-25%),在运行时就把这些能量聚集在某个阀门处,久而久之这些能量就白白地流失掉。外置式水轮机就是利用这些“富余能量”转换为高效机械能,从而100%取代冷却塔风机电机达到节电目的。
2.外置式水轮机如何能达到电机驱动效率的关键是:了解冷却塔循环水系统设计中的富余能量,同时水轮机的叶轮设计也是关键,富余能量的组成主要由以下6个部分:
1)循环水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余量值;
2)换热设备的势能利用;
3)水轮机的自身调节能力;
4)循环水系统的动能转换效率;
5)阀门没有开启到位时,由阀门所消耗的能量。
6)低流量通过合并再分流方法满足系统要求。
3.冷却塔旧塔节能改造
冷却塔与换热设备之间由水泵来循环驱动,外置式水轮机利用回水压力能来转换驱动水轮机作功带动风机,一般按照三个冷却塔做节能改造,设计时流量偏大实际用量在60%左右,考虑到生产需求变化,节能改造方法是:二台塔为水轮机驱动,一台塔为电机驱动在夏季时段备用。
4. 冷却塔新塔设计
外置式水轮机的工作重点在于回水压力或回水流量来满足该水轮机带动风机作功能力,能量守恒定律——多少回水流量或压力转换=多少风机转速。外置式水轮机转速根据系统流量的增减而增减,该系统三台外置式水轮机冷却塔,水轮机出水管三台塔贯通,通过旁通阀调整流量和便于维护。
圆形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适合中小型水量、多水源分散布置的循环冷却水系统使用,布置灵活方便。
1、标准设计工况:干球温度31.5℃,湿球温度28℃,大气压力99400Pa,进水温度42℃,出水温度32℃;
2、层叠式高效圆塔填料的选用,使该类冷却塔达到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方便的设计目的;
3、采用机翼型空腹结构大直径、大面积、低转速、低动压玻璃钢风机叶片,使用该类冷却塔具有节能、低噪的特点;
4、超低噪声冷却塔于进出风口及淋雨区设置高效降噪装置,使同级别冷却塔降噪达5dB(A);
5、大量高强FRP结构件在该类冷却塔上的应用使其具有防腐性能良,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6、小型冷却塔采用旋转式布水系统,结构简单、布水均匀,提高冷却塔热力性能,大型冷却塔采用固定布水系统,提高塔体的稳定性能;
7、旋转式布水系统设置挡水板装置,固定式布水系统设置收水器装置,使冷却塔的飘水损失降至0.01%以内;
8、圆塔结构本身赋予其的抗风压性能,适用于沿海台风地区使用,该类冷却塔设计抗风能力达0.75KN/m2;
9、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安装维护简捷方便;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
(1)面板:
玻璃钢材质,表面光洁美观,耐腐蚀,防老化。
(2)填料:
为改性聚氯乙烯双向点波片,热力性能好,气流阻力小,刚性好,耐热75℃、耐寒、阻燃。
(3)风机:
叶片材质为合金铝板。风机气动力合理、风量大、效率高、噪声低、耐腐蚀等特点。
(4)电机和减速机:
为外协设备。
(5)布水槽:
玻璃钢材质,配水均匀,超低噪声型有盖板可蔽光,防杂物飞入,减少溅水声。
(6)消声罩:
玻璃钢材质,内粘空腔式阻燃型聚氯乙烯薄膜消声材料。
(7)百叶窗:
玻璃钢材质,可防水溅出,并可使进塔气流均匀。
(8)水箱:
玻璃钢材质,起集水作用,设有自动补充水设施,可闭路循环直接吸水。
(9)骨架:
为折边型钢组装结构,刚性好,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热镀锌防腐。
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应放置在通风洁净的场所。
2、横流式塔进水管由两边分别装设,并连接到配水箱,用户应在接管处设置蝶阀,以供调节流量。进水管可以由下面的干管引入,也可以把干管放在塔上,这时其管道支架应落在冷却塔侧面的架上。出水管可选任一进风方向由塔底水箱接出。
3、安全及使用时应调整风筒的圆度,并使叶尖与塔壁间隙相等,并不少于10mm。叶片角度要调整到一致。调整叶片的方法为在靠近叶尖150mm处,对每根叶片的前后两缘分别做一标志,再由支架下弦分别测每根叶片前后两缘的距离,以计算出各叶片这点前后缘的高差通过数次调整使高差达到一致即为合格。
4、应避免在多灰层,酸性气体的场院所使用,否则会导致热交换器以及配管的腐蚀。
5、冷却塔的进风口和墙壁等之间的距离如下:单塔型为2米,双塔型为2.5米,三塔型为3.5米,四塔以上应为5米以上,墙避高度应低于冷却塔整体高度。
6、冷却塔的排气口和障碍物间的距离应为5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