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支座是公路桥梁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桥梁主梁和下部结构的重要构件,是直接影响桥梁寿命与行车安全的关键部位。科学合理设计选型,严格制造工艺,正确安装使用三要素并举的原则,才能充分体现其技术应具备的功能。
桥梁支座的作用和种类 支座设置在桥梁的主梁与墩台之间,它的作用是:
(1)传递主梁的支承反力,包括恒载和活载引起的竖向力和水平力;
(2)保证结构在活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等因素作用下能自由变形,以使上、下部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符合结构的受力模型。
(3)调整桥梁的纵横坡,特别是斜、弯桥、纵坡较大的桥。
支座的分类
(1)按其变位的可能性:固定支座、活动支座 固定支座指固定主梁在墩台上的位置并传递竖向力和水平力,允许主梁发生挠曲,在支座处能自由转动但不能水平移动,如图1-1中的A; 活动支座则只传递竖向力,允许主梁在支座处既能自由转动又能水平移动。 活动支座又可分为多向活动支座(纵向、横向均可自由移动)和单向活动支座(仅一个方向可自由移动)。
(2)按材料分 大致可分为:简易支座、钢支座、钢筋混凝土支座、橡胶支座、特种支座(如减震支座、拉力支座等) 在公路桥梁工程中使用的橡胶支座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 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桥梁支座的构造应符合上部结构的理论计算图式,如支承压力通过一个固定点传递时,支座应设计成只能容许结构端部转动而不能移动的固定支座;如支承压力通过一个固定点且作用在一定的方向传递时,则应设计成既能转动又能移动的活动支座。梁式桥支座有水平双向固定支座(即固定支座)、水平双向活动支座(或称双向活动支座)、水平一向固定一向活动支座(即活动支座)三种,其布置根据桥梁宽度而定。在窄桥中一般只要求沿行车方向自由伸缩移动,其各类支座布置方式如图1a;在宽桥中,因上部结构横向变形也较大,则要求按图1b的方式布置。
桥梁支座 支座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设计中除考虑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自由的转动或移动性能外,还应注意便于维修和更换,施工中应重视座板下混凝土垫层的平整,并应根据气温确定其安放位置;在地震区应考虑抗震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