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供应 求购 产品 公司 登陆

基础国画真假的鉴定

  • 发布时间:2020-11-14 14:37:48
    报价:面议
    地址:河南,郑州,河南自贸实验区郑州片区第二大街46号兴华大厦A座
    公司:河南瑞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手机:13223706660
    微信:AuctionCompany-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已认证

    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流传的历史悠久,经过历代画家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绘画技巧。国画中最基本的技法主要指的是用笔、用色、用水,三种。用笔是其中最基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用笔优秀才能为整幅画打下良好的基础,后期的绘画也会更加简单。

    自古以来书画同源,书法的用笔和绘画的用笔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用笔主要包括身法、指法和腕法三种,而我们讲的是腕法中的行笔方法,即如何运笔。

    是指在书写或绘画时身体的各个部位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姿势又分为“坐姿”与“立姿”。“坐姿”就是坐着书写或绘画,身要正,肩要平,背要直,两腿分开,双脚平放在地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两眼注视下笔处,眼与笔尖保持约30cm的距离,全身要舒展,自然放松,精神集中。一般写小字和画工笔画都是坐着写或画。如果写大字或作写意画就要采取“立姿”,其要领和坐姿相似,要特别注意勿使驼背,防正僵直。


    指法

    是执笔的关键。(如图一)中指与食指勾住笔杆的外侧;大拇指的指肚抵住笔杆,与中指、食指形成合力握住笔杆;然后,依靠无名指由内向外抵住笔杆,加上小指在无名指的下面辅助推动,配合上面的中指、食指和大拇指,使笔头能做360°的自由挥动。

    “指法”的要领:指实而掌虚,各手指按不同的分工落在实处,灵活运用,要点在“灵”字上。从生理上讲,肌肉要放松,掌心要空虚,似乎能放入一个鸡蛋。手在笔的位置应根据字的大小有所不同,一般在笔头的3-4cm的上面。运笔时,笔杆要保持与纸面垂直。初学者要注意,一开始就要掌握正确的姿势与方法,以期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免日后积习难改。当然作为绘画,特别是作写意画和大画的时候,其执笔的方法就有所变化,可参考以后的示范作画图。


    腕法

    上述“指法”固然重要,同时也要注意腕力和肘力的相互配合,这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缺一不可。相对说,腕力尤为重要,熟悉乒乓球的人都知道,球拍的握法类似指法,但击球技巧中,腕力、肘力甚至臂力都需有机结合,他们也十分重视腕力。

    中国书画在运用腕力上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方法:

    着腕,是把手腕部附着在桌上,偏重于用指力,多用于写小楷和工笔画勾线。

    枕腕,是借助左手或其它物件使腕部提高,便于写稍大的字。目的是既稳健,笔的运动范围也更大一些。

    提腕,是指右肘附着在桌上,借助腕部力臂的加长,使活动范围更大,指力与腕力相互配合,灵活运用,便于写更大的字或画大画。

    悬腕,也称为“悬肘”,就是腕与肘部都悬空,其活动范围更大,甚至还可以借助全身的力量。“悬腕”在坐姿和站姿中均可应用。练得硬功夫,大字不必说,小字同样可“悬腕”。当然,这种方法的难度相对来说要大得多。

    用笔,这里是指如何行笔、运笔,也叫“笔法”。前面说过,中国绘画和汉字的书写是一脉相承的,元代赵孟頫写诗一首说:

    石如飞白木如籀,

    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

    须知书画本来同。

    我们可以把用笔的方法归纳为运用毛笔使点、线、面形成。当然,点是最基本的,也是变化最多的。点的延长成线,线的运动成面,中国书画在这几个方面都有很深的研究和严格的要求,学习中国绘画,首先是要从这方面开始,加深理解,反复练习,纯熟运用。


    起笔和收笔

    同是一条线,就是一个点,由于起笔和收笔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所表达的情趣也不同。至于行笔,对于线条是否有力度,是否有弹性,是否流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行笔中的停顿、转折,无论是对造型,对表现物象的质感,对塑造物象的神志,对表达作者本人的情趣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要重视点线面形成中的三个阶段,即起笔、行笔、收笔。


    提笔和按笔

    中国书画的用笔十分考究,就“提”、“按”的动作而言,因为技法的不同就分得很细,但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掌握用笔的“提”和“按”。当你把含墨汁的笔向下“按”时,由于笔毫铺开,就会形成较粗的黑色轨迹;反之,当把笔向上“提”时,由于笔毫收敛,便形成较细的墨线。于是“提”和“按”的空间运动,配合行笔中的时间运动(速度快或慢)就会依照不同需要绘出不同形态的点、线、面。


    中锋和侧锋

    中锋是指笔尖始终都在墨迹中运行,而且笔杆与纸面保持垂直的角度,有的书法理论强调“笔笔中锋”,因为中锋绘出的线条丰满圆润,在中国绘画中的“勾描”、“点染”笔法中常用;“侧锋”是与“中锋”相对应的笔法,笔尖偏向笔画、线条的一侧,相应地笔杆与纸面成倾斜角度,所绘成的点、线、面的一边或两边毛涩,不光滑,用以取得另一种艺术效果,在中国书法中的行书、草书用得较多,在中国绘画的“皴擦”笔法中常用。


    藏锋与露锋

    “藏锋”笔法是指在每个笔画起笔时,不使笔锋露出来。以书法的一个横画为例:要写一个从左至右的横画,起笔时笔锋先向左,然后回转,再向右行笔,这种逆向起笔的方法也叫 “逆锋起笔”。当行笔至收笔位置时,停顿,向反方向回转、提起、收笔,这个收笔的方法也叫“回锋收笔”。再举一个书法的竖画为例:起笔时从上至下顺势向右下落笔,稍按再向下行笔,至收笔位置,渐提,收笔。这种笔法叫露锋起笔,露锋收笔。藏锋与露锋笔法在中国绘画中应用较多。


    转锋与折锋

    “转锋”就是在行笔到圆转的地方,不停顿,顺势回转,形成弧形的笔画和线条,例如书法中的心钩和直抛钩。“折锋”是指带有方折的笔画,这种笔法比单纯的“直画”,“横画”要难些,要领是:起笔后行笔至转角处,不作“回锋”收笔,继续作“藏锋”起笔,再顺势向下,收笔;或起笔后行至转角处,略顿,顺势回锋行笔向下,收笔。这两种折角造型是不同的,在绘画中类似的转角造型很多,应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在中国绘画笔法中大体上分为“勾描”、“皴擦”、“点染”三大类,实际上是千变万化,这种分类只是要说明最基本的笔法。


    提醒:联系时请说明是从志趣网看到的。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志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