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BIM 公司让你知道BIM技术对工程造价也有帮助,建立更为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今后造价管理的主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道别信息割裂的昨天
传统的工程造价过程分为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造价、工程预算、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等阶段。目前,针对每一个阶段的造价工作都是独立进行,特别是 在施工阶段,从施工图预算到工程预算基本上是重做,没有复用。因此,工程造价的全过程都是较为独立和被动的进行。各阶段的造价信息仅作为简单的使用工具出现,其对造价管理成本管控的巨大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将BIM拆分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这三个词,传统模式下,业主、设计方、施工方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三大应用主体,Building的三维图型貌似是大家唯一能够共享的Information。但事实上,就这一图型而言,从设计到施工再到交付,由于缺乏Modeling的应用,最终的差异就非常之大;其次,构件、进度、工程量等Information基本上只能在施工阶段产生,准确、完整的造价信息要在结算完成之后才能获得,在前期的施工模拟阶段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基于上述的问题,在过去的3D模型基础上,就必须通过BIM应用,将进度、预算、资源、施工组织等关键信息集成进来,让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之前提前预测项目建造过程中每个关键节点的施工现场布置、大型机械及措施布置方案,还可以预测每个月、每一周所需的资金、材料、劳动力情况,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优化。广联达的BIM 5D产品实现的施工模拟,能应用于项目整个建造阶段,真正的做到前期指导施工、过程把控施工、结果校核施工,拒绝信息的割裂,从而实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融入全过程管控的今天
工程造价管理必须进入到全过程管控的新时代。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往往是一开始做预算,结束后做结算。最终结算完成后才能了解到整个工程的确切造价,经常到最后在会发现项目亏损,或者因为工程量变更与合同问题与业主纠缠不清的情况。因此,建立更为精细化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必将成为今后造价管理的主流。
而要想实现全过程管控,必须通过BIM的应用,解决“数据难积累”、“协同共享难、沟通协作不畅”这两大难题,最终实现“项目造价数据共享”这一目标。
由于大多数企业积累的历史工程造价数据的数据标准化太低,数据加工缺乏标准和方法,分析之后的造价数据难以直接及时、有效的满足造价控制的应用要求,产生积极的价值;且数据分析工作量庞大,难以持续,信息共享显得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新的模型化数据的积累就相当重要,这也让BIM应用不需要有太大的历史包袱。
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沟通,因为工程造价管理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缺乏统一的项目信息编码和分类,缺乏统一的信息处理和加工的手段,造价管理过程中信息无法充分、及时的共享、沟通效率低下,从而影响整个项目造价管理的效率。这就要求业主方、设计方和施工方在BIM应用过程中,形成一套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而目前主要由业主方趋动的BIM应用,在信息共享方面有着明显的管控优势。
造价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是项目各岗位业务上的需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数据会被各个业务人员使用,材料员需要按照预算提取需用计划;成本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预算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经营人员需要按照预算进行工程结算等。这就涉及到多个岗位的协同。
目前,由于造价工程师在工作中积累的造价数据与其他人员共享存在困难,造价工程师无法与工程其他岗位人员协同工作。例如,在对项目进行多算对比时,不仅需要项目的预算数据、分包结算等,而且还需要这些数据相关部门或岗位的协助。而项目组织管理中部门的平级设置,一定程度上造成各业务部门之间沟通困难,体现在业务合作上效率不高、各司其职。这种效率较低的沟通方式影响了部门之间业务数据交换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也正是我国建筑企业三算对比造价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原因之一。
因此,实现造价的全过程管控,首先要实现BIM的应用,其次,对工作造价管理咨询方来讲,帮助企业梳理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制度设立和流程调整,也相当重要。
拥抱项目管理的明天
在建设项目的5大阶段中,管理水平低、费用占比高的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最为集中的阶段,也是连接设计和交付的核心环节,因此也是实现成本控制、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可以说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应用领域。
如何在施工阶段应用BIM实现上述目标,已被整个行业所关注,广联达参与的多个国内着名项目的经验,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参考。而“建立BIM方案”、“确认BIM的核心价值”、“BIM支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显着效果”是3个重要的参考维度。
建立BIM方案首先要遵守三个原则,一是全生命周期、二是BIM的应用不只是算量、三是要关注模型的生长和标准。BIM方案要实现不同阶段之间的传输和不同专业之间的传递,由于不同阶段模型要求不一样,同时不同软件公司提供的产品也不一样,需要BIM的服务器将不同阶段、不同产品的模型集成在一个地方来,因此要以BIM服务器为基础,建模为输入,以协同为方向,实现项目各阶段、不同专业、不同软件产品之间的数据交换、集成与共享。
BIM核心价值的确认依托于BIM技术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随着专业工具软件已经渐渐向BIM技术和平台上迁移,基于BIM的工具软件和产品逐步覆盖了项目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这5大特点是目前BIM需要具备的核心价值,对于向企业及政府提供可视化的集成交付和管理手段,为企业集约经营、项目精益管理的管理理念的落地非常重要。
关于BIM支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显着效果,概括来讲:提高工程量计算准确性、更好地控制设计变更、提高项目策划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造价数据的积累与共享、提高项目造价数据的时效性、使造价过程模拟成为可能、支撑不同维度多算对比分析。
举例为讲,在提高效率方面,传统的手工算量可能需要15天,手工建模算量7天,CAD导图算量3天,BIM模型算量30分钟;在准确率方面,以Revit模型导入为例:100%导出相应楼层设计模型的所有构件;土建构件的算量误差率汇总统计为0.2%。
将Revit三维模型直接用于算量的意义是当前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重大突破。Revit模型到算量模型导入率接近100%,实现三维设计模型快速传递到造价、施工的BIM应用中,是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实现信息共享的关键一环。各应用阶段使用同一模型,信息的一致性确保了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既能够指导并实施于招投标、预结算,可提前开始算量还可避免扯皮;又能够检验设计三维模型成果的准确性,为后续应用做质量检验。同时,算量阶段无需再次建模,工作量减少50%以上。
在具体应用中,“限额设计、优化方案”、“BIM审图、减少返工”、“精确算量、预算可控”、“可视化变更、及时可追塑”、“结算审核、高效对量”等方面的优势,也实证了BIM在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中的效果。
整体来讲,在BIM技术大潮来临的时候,对于工程造价行业及造价各方主体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对于中介咨询单位,BIM技术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转变,要求更高,能力更强,对于中介咨询单位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借助BIM技术之势,明BIM应用之“道”,优BIM建设之“术”,在提升造价管理水平的同时,拓展BIM咨询业务、逐步向PMC项目管理咨询方向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