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的次日,市军管会即宣布取消金圆券、实施外汇管制和统一使用人民币。黄金由于保值性强,本应成为抢手的黄鱼,然而“民间的黄金存量已经被国民党政府掏空,市面成交量很少,黄金(金块和黄金饰品等)也退出了投机,最后,只剩下银元一路走俏”,“黄牛”选择投机银元,工薪阶层因为买不起也买不到黄金,又想保值,领到工资后去买黑市银元,加剧了投机银元。
人民币的地位岌岌可危。6月10日,上海市当局奉命查封了上海证交所。“在证券大楼共抄没黄金(含金饰)3642两、银元39747枚、美元62769元(实际没收黄金81两、银元4488枚、美元2720元—笔者注)、港币1304元,人民币1545万多元(旧币),”以及囤积的大量物质。
上海周边各县有不完全的记录。《南汇县志》载:1950年收兑黄金13.6两,银元849枚。《崇明县志》载:1958-1984年累计收兑银元296410枚,黄金9704.6两,年均360两。《上海县志》载:1978—1985年间年均收兑黄金337.8两、白银19106两、银圆14472枚。
通过这些资料来分析,国家收兑银元的工作自解放初期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没有停止过。当年的回收力度之大,可想而知。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应该都是一些幸存者和出土货了!而这些收兑回去的银元,大多被回炉熔铸,以做它用。
有人说,当年用银价来回收银元,大量熔铸,实在是太可惜;也有人说,如果不是建国初,人民银行大量的收兑银元,使得老银元数量大大减少,也不会造就它们如今的地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