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输煤廊道补漏公司针对人防工程防水施工标准之一
一、人防工程防水的重要性
人防工程属于地下工程。防水对地下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地面的屋面防水,都是以排为主,雨水在屋面上停留的时间短,能通过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排水方法,从落水管或檐口排入下水道,对防水层形成不了渗透压力。而地下工程长期置于地下水的包围之中,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水措施,地下水就会渗入结构内部,不但影响地下工程的使用,而且会使混凝土腐蚀,钢筋生锈,地基下沉,甚至构筑物淹没。尤其是我国南方绝大多数城镇,靠近江、河、湖、海,地势低洼,降雨量大,地下水位高,不少地区破土即见水,因此修建人防工程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做好防。
二、目前人防工程存在渗漏水的状况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国家人防累计投资达几十亿元,已经修建了数千万平方米的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指挥通信、救护、掩蔽和疏散相互配套的城市人民防空工程体系,为城市平时经济建设,战时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人防工程中早期工事占很大一部分,达数百万平方米,其中存在着不同的遗留问题,土建不完善,工程质量差,结构损裂变形,特别是主体工程渗漏水严重,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理,将给人民、给社会带来很重的负担,不仅影响了工程的使用功能,而且严重影响了人防工程“三个效益”的发挥。
近十年来,各地新建人防工程大量兴起,随着使用规格的逐渐提高,内部要求有所提高,但是渗漏水现象却普遍存在。多数是当年竣工当年渗漏,或翌年渗漏,甚至有的几年后就无法使用。在全国十省市210个混凝土衬砌的地下室调查结果中发现严重渗漏水的工程占57%,微量渗漏水的工程占80%以上。渗漏的因素很多,且各因素间互相关联。初步调查统计表明施工因素占48%;设计因素占26%;材料因素占20%;管理占6%。这说明地下工程的渗漏水现象已成为人防建设中一大病害,其治理已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工程概况
江心洲污水处理厂污水输送过江隧道线路长430米。6根直径1米的污水输送管道垂直进入盾构井,再水平通过管道,**后自下而上离心洲端盾构井。隧道地处长京段江心洲区域,地层水系丰富,围岩级别为Ⅴ、Ⅵ级,风险等级为极高度,在施工中把防水作为施工重点控制,但经过近20年的运行,局部出现渗漏水现象,对隧道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隐患。拱顶覆盖岩层、隧道穿越地层及隧道底板岩层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层、砂层和全风化含砾砂岩及砾岩、强风化含砾砂岩及砾岩、中风化含砾砂岩及砾岩。
2渗漏水部位及渗漏原因分析
由于水系丰富,特别是春夏两季长江水位较高,导致结构部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渗漏水根据形式及部位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1点渗漏;2缝渗漏;3面渗漏。
地下工程中渗漏水现象形式多样,给工程施工带来不少困难,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安全运行。隧道在结构设计中,有两道防水体系:一是介于喷射混凝土和二衬之间的由高分子复合EVA单面自粘防水卷材组成的防水层,二是二衬混凝土与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止水胶组成的防水层,这两道体系的破坏是造成渗漏的直接原因。
1)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毕,在检查断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补喷砂浆找平,确保喷射混凝土表面平整后铺设防水层,防水卷材固定采用吊挂方式结合带橡胶垫的射钉固定,再用热风机将每幅防水卷材两边预留的EVA胎基与双面自贴式防水卷材通过橡化沥青非固化涂料粘结,形成防水层。防水层破坏的原因主要是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平或残留的锚杆头及钢筋露头,顶穿防水卷材,在水头压力下,形成渗漏水通道。
2)二衬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每12m有1条环向施工缝,水平施工缝在仰拱与边墙之间,施工缝之间有遇水膨胀止水条。造成此防水层破坏的原因有:1止水条水平与环向联结不良;2受工序限制,止水条在下次混凝土浇筑前已遇水膨胀并隆起;3止水带安放位置不当,偏离中心或有弯折现象;4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均导致粘结强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