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充电桩实现一体化的停车充电,通常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以下是一个概括性的实现过程:
一、基础设备集成
-
充电桩部署:在停车场内,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停车需求,合理规划充电桩的位置和数量。充电桩应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
车位管理设备:安装车位管理相机、车位锁等设备,用于识别新能源汽车车牌,控制车位锁开关,防止燃油车占用新能源充电车位。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安装摄像机、LCD显示屏、LED补光灯等设备,实现停车场内的智能监控和抓拍功能。这些设备可以集成在一起,减少施工布线成本。
二、系统平台支持
-
智慧停车云服务:构建智慧停车运营管理云平台,实现停车场联网管理及云端值守。云平台可以接入多路网络设备,支持网络容错和双网络IP设定,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数据融合与可视化:云平台可以融合充电数据和停车数据,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分析。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统计充电桩的使用情况、充电量、频率等信息,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三、充电与停车融合管理
-
预约充电车位: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小程序预约充电车位,并实时查看车位空余情况和充电状态。预约成功后,车辆可以精准导航到预约车位。
自动识别与落锁:当新能源汽车驶入停车场时,车位管理相机自动识别车牌号,并判断是否为新能源汽车。识别通过后,车位锁自动落锁,防止燃油车占用。
充电与停车优惠:车主在充电期间可以享受停车优惠。云平台可以打通充电桩充电和车场停车计费逻辑,实现融合计费、结算方法,提升费用结算的便捷性。
智能检测与安全保障:充电桩具备智能检测功能,可以实时监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压、电流等数据。同时,充电桩还具备自动断电等功能,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四、增值服务拓展
-
配套商业服务:停车场可以为车主提供配套商业服务,如洗车、保养、餐饮等,提升车主充电体验。
充电网络协同:构建全面智能化的充电网络,实现云、站、桩、车深度协同。这样的协同架构可以为未来的充电网络带来更好的人车桩协同,支撑电网协同,打造电网友好型充电网络。
综上所述,汽车充电桩实现一体化的停车充电需要基础设备集成、系统平台支持、充电与停车融合管理以及增值服务拓展等多个方面的配合。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智能、高效的充电停车一体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