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吨铝灰铝渣项目环评的数据,要达到排放烟气中的NOx≤100mg/m3,脱硝效率需达到20.6%,脱硝效率要求较低,烟气脱硝采用SNCR法,采用10%的尿素溶液为还原剂,SNCR脱硝喷头喷入点为窑炉炉膛中,温度为900~950℃的位置,板式喷头,喷雾方向与烟气方向逆流。
除尘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原料处理及装卸料输送部分,此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温度为常温,工艺都是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袋式除尘器过滤后排入大气,特点是粉尘含量都不高,处理难度不大;另一部分为回转窑窑尾烟气,温度100℃左右,颗粒物浓度较高,后续还要进行脱硫处理,这部分颗粒物的处理措施为:重力沉降+多管旋风除尘器+脉冲袋式除尘器+脱硫塔顶部湿式管束除尘器,保证排放的烟气中的粉尘含量低于10mg/Nm3。
根据环评的数据,窑炉尾气中SO2含量为144.7mg/m3,脱硫后烟气中的含量为50mg/m3,脱硫效率需达到65.4%以上。因此脱硫采用单碱法湿法脱硫工艺,采用5%的NaOH溶液作为脱硫剂,该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流程明朗,脱硫效率高。脱硫液中的盐富集到一定浓度后,进行部分排放置换,该排放液中没有污染物,不存在二次污染。脱硫塔体采用玻璃钢材质,塔进口温度需低于80℃,因此要严格控制窑炉出口烟气温度,脱硫塔进口部位设计急冷冷却装置,防止超温;塔内与喷淋接触部分均进行耐磨处理,喷淋层采用玻璃钢管道,配316L螺旋喷头。
该项目中由于铝灰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产生氨气,因此储存仓库需要进行通风置换,避免因氨气逸散造成中毒。氨气的产生量为0.285kg/h,根据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魂晶污染控制规范》的规定,二类民用建筑室内氨气浓度应低于0.2%,由此可计算出常温下混合气体体积为205m³/h,按照工业厂房通风标准,换气次数为12次/h,通风体积应为2460m³/h,本次设计按照30次/h进行,设计通风量为6150m³/h。车间换气由集气罩和引风机完成,抽出来的空气经两级水洗脱氨后排入大气。一级吸收塔吸收的含氨废水经富集到一定浓度后,用于溶解尿素溶液,作为脱硝的还原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