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性能可调性
冶金适应性
可通过调整化学成分(如C、Cr、Ni含量)匹配不同工程需求,例如:
低温环境采用镍基合金铸钢(-60℃仍保持韧性)
耐磨件添加Cr、Mo提升表层硬度(可达55-60HRC)
工艺灵活性
热处理工艺(正火、淬火、回火)可优化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覆盖400-1500MPa范围
延伸率可通过退火提升至25%以上
二、结构可靠性
各向同性
铸态组织均匀性优于锻件,减少因方向性导致的应力集中风险
整体性强
适用于复杂一体结构(如涡轮机壳体、水轮机转轮),减少焊接接缝缺陷隐患
三、应用覆盖性
尺寸跨度大
重量范围从几十克(精密齿轮)到数百吨(核电压力容器封头)
行业适配广
能源领域:风电轮毂、火电汽缸
重型机械:矿山破碎机颚板、轧钢机机架
四、经济优势
成本控制
可通过轻量化设计减少材料用量(比锻件节约15-30%成本)
交付效率
复杂件生产周期比锻造+机加工缩短40%-60%
铸钢件通过材料性能定制化与工艺优化的结合,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特别适用于对强度、韧性及结构完整性要求苛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