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波斯青料与匠师入景德镇,窑火凝就青花成熟之姿,最终促成了发色深沉、胎釉精良的青花瓷器的诞生。
明朝作为中国艺术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御窑厂集能工巧匠,永宣以苏麻离青绘云龙海浪,铁锈斑如礁石击水;成弘以平等青染雅莲,淡若水墨入瓷。青花上承元之豪迈,下启清之彩韵,于瓷胎釉色间,写就中国艺术史的璀璨篇章。
纵观青花瓷的发展史,不同的时期所用的青料都有所差异,这也让每一时代都诞生了具有独特时代特征的青花瓷器。本次保利厦门春拍玄览——重要古董器物专场以诸多名藏所释,再现中国青花瓷之演变过程,涵盖元明百年皇庭典范,以飨藏友。
明成化• 青花缠枝宝相花纹盘
尺寸:23.7cm.Diam
RMB: 2,500,000-3,500,000
备注:
1、克拉克夫人旧藏,编号796;
2、伦敦Spink&Son旧藏;
3、瑞士玫茵堂收藏
展览:
1、东方陶瓷学会,1954年展,编号113;
2、克拉克夫人收藏展,Spink&Son,伦敦,1974年,编号32
本品敞口弧腹,下承圈足,制式工整规制,器型取法宣德而更趋秀巧,弧腹曲线婉约如月,圈足修胎利落。纹饰布局深具章法:盘心双圈内绘金刚杵式宝相花纹,取藏传佛教法相庄严;外壁八朵缠枝莲蜿蜒相续,取"八宝连登"吉祥寓意。青花呈色蓝中带灰,含蓄幽静,绘画技法采用勾线填色法,用浓青料勾勒线,淡青料填色,也是典型的成化青花绘画技巧。“浓青料细笔勾线,淡青料大笔分水”。
翻阅公私典藏,本品无款之特征,应为成化早期官窑特殊产物。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近年发掘揭示,成化地层存有相当数量无款官窑瓷片,其胎釉工艺、青花呈色与宣德官窑如出一辙。此乃因成化帝追慕宣窑风采,特命窑工沿用宣德遗存之苏勃泥青料,仿制前朝器皿所致。此类作品多存宣德遗风,间杂正统、景泰、天顺三朝(1436-1464)之画意,堪称明代官窑承前启后之珍品。
市场流通数据佐证其珍罕价值,北京保利2018年,6月19日,编号5178拍品,亦有出版佐证的成化无款官窑,整体风格依然保留空白时期画风及布局,最终以2700余万高价成交,可见成化无款官窑之价值。无独有偶另一例,香港佳士得2009年5月,编号为1808号拍品,青花海水异兽纹盘为仿宣德风格,直径仅有20公分,同样无款成化官窑,最终以740余万高价成交 。反观本品,包含玫茵堂在内等众多名人权威出版及递藏,而且尺寸更大,整体发色更佳,收藏潜力极大,实为成化无款官窑代表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