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厂房金属屋面抗风掀检测是确保厂房结构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从检测的必要性、检测方法、检测流程、合格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测的必要性
在强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如果工业厂房金属屋面的抗风掀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屋面板被掀起、撕裂甚至脱落,进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进行抗风掀检测能够提前发现和解决金属屋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其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检测方法
静态检测
检测装置:由测试平台、风源供给系统、压力容器、测量系统及试件系统组成。测试平台的尺寸应满足要求,如长度L≥7320mm,宽度B≥3660mm,高度H≥1200mm。检测装置应满足构件设计受力条件及支撑方式的要求,测试平台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能。压力测量系统允许误差应为示值的±1%且不大于0.1kPa,位移测量系统允许测量误差不应大于满量程的0.25%,使用前应经过校准。
检测步骤:从0开始,以0.07kPa/s加载速度加压到0.7kPa;加载至规定压力等级并保持该压力时间60s,检查试件是否出现破坏或失效;排除空气卸压回到零位,检查试件是否出现破坏或失效;重复上述步骤,以每级0.7kPa逐级递增作为下一个压力等级,每个压力等级应保持该压力60s,然后排除空气卸压回到零位,再次检查试件是否出现破坏或失效;重复测试程序直到试件出现破坏或失效,停止试验并记录破坏前一级压力值。
失效判定:出现试件不能保持整体完整、板面出现破裂等情况之一应判定为试件的破坏或失效,破坏或失效的前一级压力值应为抗风揭压力值Wu。
合格判定: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应符合K=Wu/Ws≥2.0(K为抗风揭系数,Wu为抗风揭压力值,Ws为风荷载标准值)。
动态检测
检测装置:由试验箱体、风压提供装置、控制设备及测量装置组成。试验箱体不小于3.5m×7.0m,应能承受至少20kPa的压差。差压传感器精度应达到示值的1%,测量响应速度应满足波动加压测量的要求,位移计的精度应达到满量程的0.25%。
检测步骤:动态风荷载应取1.4倍风荷载标准值,即Wd=1.4Ws;对试件下部压力箱施加稳定正压,同时向上部压力箱施加波动的负压,待下部箱体压力稳定,且上部箱体波动压力达到对应值后,开始记录波动次数;波动负压范围应为负压值乘以其对应阶段的比例系数,波动负压范围和波动次数应符合波动加压顺序表的规定;波动压力差周期为10s±2s,动态风荷载检测一个周期次数为5000次,检测不应小于一个周期。
失效判定:试件与安装框架的连接部分发生松动和脱离、面板与支承体系的连接发生失效等情况之一应判定为试件的破坏或失效。
合格判定:动态风荷载检测结束,试件未失效;继续进行静态风荷载检测至其破坏失效,且应满足K=Wu/Ws≥1.6。
三、检测流程
试件准备:选择合适的金属屋面系统试件,试件应包括金属屋面板、底板、支座、保温层、檩条、支架、紧固件等,并进行必要的安装。试件应与实际工程项目一致,是完整的系统,并完全按照设计和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制作和安装,不得加设任何多余的零配件或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试验设备准备: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如检测装置、动态风荷载检测装置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试验实施:按照试验标准规定的方法,对试件施加模拟风力的载荷。
数据采集:记录试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屋面系统的变形、位移等。
结果评估:根据试验数据,评估金属屋面系统的抗风掀性能是否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四、检测要点
检测部位:金属屋面系统抗风掀性能检测应选取金属屋面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部位进行检测。
设计要求:被检测屋面系统中的材料、构件加工、安装施工质量等应与实际工程情况一致,并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应技术标准的规定。金属屋面典型部位的风荷载标准值Ws应由设计单位给出,检测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给出的风荷载标准值Ws进行检测。
检测数量:每金属屋面系统3组(个)试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