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六角和扭剪型螺栓作为钢结构连接的核心紧固件,其检测重点因结构特性差异存在显著区别。以下从紧固力控制原理、验收判定方式、配套件完整性、检测指标体系四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
一、紧固力控制原理差异
大六角螺栓
依赖扭矩系数实现预紧力控制,需通过扭矩法施工。其检测重点在于扭矩系数稳定性,需通过螺栓实物楔负载试验、扭矩系数测试验证施工参数。例如,GB/T 1231标准要求扭矩系数偏差≤±10%,确保螺栓群受力均匀性。
扭剪型螺栓
采用梅花头剪切断裂作为预紧力控制标志,其检测核心是紧固轴力。通过螺栓实物楔负载试验确定梅花头断裂时轴力范围,配合超声探伤确保无内部缺陷。例如,GB/T 3632标准规定梅花头断裂轴力需达到设计值的90%-105%。
二、验收判定方式对比
大六角螺栓
采用扭矩值+角度双控法,需同步检测终拧扭矩与螺母转角。例如,JGJ 82规范要求终拧扭矩偏差≤±10%,螺母转角偏差≤±10°,并需记录扭矩系数以追溯施工误差。
扭剪型螺栓
以梅花头断裂作为唯一合格判定标准,但需配合紧固轴力抽检。例如,对于M20螺栓,若梅花头未断裂则直接判定不合格;若断裂但轴力抽检不合格率>5%,则整批复检。
三、配套件完整性要求
大六角螺栓
需成套检测螺栓、螺母、垫圈的硬度匹配性。例如,螺母硬度需高于螺栓30HBW,垫圈硬度需满足240-300HBW范围,通过硬度梯度设计防止螺纹咬死。
扭剪型螺栓
仅需检测螺栓本体性能,但需验证梅花头与螺杆连接强度。例如,通过剪切试验确保梅花头断裂扭矩≥紧固轴力对应扭矩的90%,防止施工时提前断裂。
四、检测指标体系差异
检测项目大六角螺栓扭剪型螺栓核心指标扭矩系数、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紧固轴力、梅花头剪切强度配套件检测螺母/垫圈硬度、扭矩系数匹配性仅螺栓本体检测施工验证终拧扭矩、螺母转角梅花头断裂状态、轴力抽检失效模式扭矩衰减、螺纹咬死梅花头未断、轴力不足
五、工程应用场景适配
大六角螺栓更适用于需复检的场景,如桥梁、高层钢结构节点,因其扭矩系数可追溯性便于后期维护。
扭剪型螺栓适用于大批量施工场景,如工业厂房、体育场馆,因其施工效率高且自证合格(梅花头断裂即合格)。
两类螺栓的检测重点差异源于其不同的预紧力控制机制。大六角螺栓通过间接参数(扭矩系数)控制预紧力,需更严格的配套件检测;扭剪型螺栓通过直接标志(梅花头断裂)控制预紧力,更注重螺栓本体性能。选择时需结合工程规模、施工条件及验收要求综合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