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交道口安全防护措施
一、加强铁路道口安全管理,防止铁路道口交通事故,确保铁路运输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铁路及有关部门的责任,依据公司规定,结合站区实际情况,特制定防护措施。
二、铁路无人看守道口实行视频监控后,其性质仍为无人看守道口,发生道口事故,铁路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办理。
三、主要任务是:统筹管理辖区内的道口工作,负责道口人员的管理、培训教育;修缮及保安设施的安装敷设;制定无人看守道口管理的有关制度、办法和措施。
四、平交道口的固定设备包括道口铺面、护桩、标志、限高架及有关保安设施(摄像头),这些设备必须符合有关部门颁布的技术标准。本站区管辖的两处平交道口均设有自动报警、自动信号、自动档杆(简称“三自动”)。其维修、管理分工是:
1、工务工队负责道口设备、标志的巡视和清扫,道口铺面(铁路两轨间及轨外2米以内的)整修,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人工看守道口时,配合看守道口。
2、电务工队负责道口摄像头及室内监控设备的调试及平交道口道口的保安设施,包括道口自动报警装置、道口信号、路障(档杆)等
3、供电工队负责道口设备的巡视,限高架的维修,以及供电电路的维护
4、车务工队负责对道口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监控,卡控平交道口的安全。
铁路道口板损坏更换操作流程
一、施工准备
材料与工具准备
预制符合设计规格的新道口板(混凝土或橡胶材质),准备撬棍、切割机、锚固螺栓、防锈漆、环氧树脂等工具。
根据《铁路工务安全规则》设置防护人员及警示标识,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施工封锁计划。
基面处理与定位
清理道口区域杂物,标记需更换的损坏道口板位置,切割前对相邻未损坏区域进行锚固处理(锚固深度≥250mm)。
二、拆除损坏道口板
安全隔离与切割
使用混凝土切割机沿道口板边缘纵向切割,深度至道口板厚度(通常为200-300mm),避免损伤轨道及路基。
用撬棍分离道口板与基础层,吊运移除破损板体。
基面清理
凿除残留混凝土碎块,清除轨道槽内锈迹及油污,对裸露钢筋进行除锈并涂刷防锈漆。
三、新道口板安装
定位与调整
将新道口板吊装至预定位置,调整几何尺寸(与轨道间距误差≤3mm),确保板面平整度符合要求。
使用螺杆调节器固定轨枕,安装扣件并初步紧固螺栓。
固定与密封
用高强度环氧树脂填补板间缝隙,混凝土道口板需在接缝处涂刷界面剂后浇筑C40早强混凝土。
螺栓紧固扭矩需达到设计要求(通常为200-300N·m),并在螺纹部位涂抹润滑油防锈。
四、验收与恢复通行
质量检测
检查道口板平整度、螺栓紧固度及排水槽通畅性,混凝土强度需≥30MPa后方可开放通行。
复测轨道几何参数(轨距、水平误差≤2mm),确保列车运行平稳性。
安全恢复
清理施工残留物,撤除防护设施,联合工务、电务部门确认线路状态后解除封锁。
五、特殊工况处理
橡胶道口板更换:若板体老化变形(弹性丧失超30%),需采用同材质补片粘接修复或整体更换。
紧急抢修:对突发性断裂道口板,可临时填充速凝混凝土或钢质垫板,24小时内完成正式更换。
通过规范施工流程,可确保道口板更换后使用寿命达10年以上,并降低因施工不当导致的二次损伤风险。
